D開頭的成語 (1785個)
-
701
戴雞佩豚
- 成語拼音:
- dài jī pèi tún
- 成語解釋:
- 雄雞野豬皆好斗,古時以冠帶像其形,表示好勇。
- 成語出處:
- 《史記·仲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
702
帶金佩紫
- 成語拼音:
- dài jīn pèi zǐ
- 成語解釋:
- 金:金印。紫:紫綬。帶著金印,佩著紫綬。形容地位非常顯赫。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
-
703
東家丘
- 成語拼音:
- dōng jiā qiū
- 成語解釋:
- 丘:孔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原從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
704
蠹居棋處
- 成語拼音:
- dù jū qí c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壞人深入社會,散布各處。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孽臣奸隸,蠹居棋處,搖毒自防,外順內悖。”
-
705
洞見其奸
- 成語拼音:
- dòng jiàn qí jiān
- 成語解釋:
- 洞:洞察,洞悉;奸:奸偽。看清楚別人的陰謀詭計。形容觀察能力強,看問題敏銳
- 成語出處:
- 《元史·許衡傳》:“李林甫妒賢嫉能,明皇洞見其奸而不能退。”
-
706
地盡其利
- 成語拼音:
- dì jìn qí lì
- 成語解釋:
- 盡: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環境充分發揮作用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
707
短斤缺兩
- 成語拼音:
- duǎn jīn quē liǎng
- 成語解釋:
- 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
- 成語出處:
-
708
單見淺聞
- 成語拼音:
- dān jiàn qiǎn wén
- 成語解釋:
- 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為天下后世慮者,未易為單見淺聞者道也。”
-
709
殫見洽聞
- 成語拼音:
- dān jiàn qià wén
- 成語解釋:
- 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啟發篇章,校理秘文。”
-
710
遁跡潛形
- 成語拼音:
- dùn jì qián xíng
- 成語解釋:
- 遁、潛:隱藏。跡、形:蹤跡,形跡。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 成語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園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隱。當遁跡潛形,翦蔓除根才事穩。”
-
711
擔酒牽羊
- 成語拼音:
- dān jiǔ qiān yáng
- 成語解釋:
- 牽著羊,挑著酒。表示向人慰勞或慶賀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78回:“擔酒牽羊無其數,慌忙齊跪地流平。”
-
712
擔驚忍怕
- 成語拼音:
- dān jīng rěn pà
- 成語解釋:
-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
-
713
杜絕人事
- 成語拼音:
- dù jué rén shì
- 成語解釋:
- 杜絕:斷絕;人事:人與人的交往。即斷絕與別人的一切交往。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晉書·史圭傳》:“圭出為貝州刺史,未幾罷免,退歸常山。由是閉門杜絕人事,雖親戚故人造者不見其面。”
-
714
堆集如山
- 成語拼音:
- duī jí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堆集:堆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 成語出處: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外諸司》:“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牛車闐塞道路,車尾相銜,數千萬輛不絕,場內堆集如山。”
-
715
斗酒雙柑
- 成語拼音:
- dòu jiǔ shuāng gān
- 成語解釋:
- 唐馮贄《云仙雜記·俗耳針砭詩腸鼓吹》引《高隱外書》:“戴颙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后因以“斗酒雙柑”指春日勝游。
- 成語出處:
- 唐·馮贄《云仙雜記·俗耳針砭詩腸鼓吹》引《高隱外書》:“戴颙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
-
716
砥節守公
- 成語拼音:
- dǐ jié shǒu gōng
- 成語解釋:
- 砥:磨刀石;節:節操。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 成語出處:
- 《明史·梁材傳》:“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
717
擔驚受恐
- 成語拼音:
- dān jīng shòu kǒng
- 成語解釋:
- 見“擔驚忍怕”。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
718
擔驚受怕
- 成語拼音:
- dān jīng shòu pà
- 成語解釋:
-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出門紅月乍平西,歸時猶未夕陽低,怎教俺擔驚受怕著昏迷。”
-
719
耽驚受怕
- 成語拼音:
- dān jīng shòu pà
- 成語解釋:
- 擔受驚嚇
- 成語出處:
- 元 劉致《端正好 上高監司》:“受官差在旅途,耽驚受怕過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風波苦。”
-
720
蹈節死義
- 成語拼音:
- dǎo jié sǐ yì
- 成語解釋:
-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義。
- 成語出處:
- 《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 D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