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開頭的成語 (1785個)

    461

    妒富愧貧

    成語拼音:
    dù fù kuì pín
    成語解釋:
    忌妒別人富裕,羞愧自己貧窮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3回:“奈他們有年老的懶于熱鬧,有家內沒有人,又有疾病淹留,要來竟不能來,有一等妒富愧貧不肯來的。”
    462

    登鋒履刃

    成語拼音:
    dēng fēng lǚ rèn
    成語解釋:
    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沖鋒陷陣在最前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袁紹傳》:“又臣所上將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顯達,登鋒履刃,死者過半。”
    463

    雕風鏤月

    成語拼音:
    diāo fēng lòu yuè
    成語解釋:
    刻意吟風弄月。
    成語出處:
    明·張煌言《梅嶺山居詩引》:“是使騷人雕風鏤月,總是拈花,釋子說乘參宗,無非夢草。”
    464

    斗方名士

    成語拼音:
    dǒu fāng míng shì
    成語解釋: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借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465

    刁風弄月

    成語拼音:
    diāo fēng nòng yuè
    成語解釋:
    偷情的隱語
    成語出處:
    466

    調風弄月

    成語拼音:
    diào fēng nòng yuè
    成語解釋:
    調弄風月。喻男女間的談情說愛。
    成語出處: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風管弦,夜月秋千,調風弄月醉花前。”
    467

    諦分審布

    成語拼音:
    dì fēn shěn bù
    成語解釋:
    仔細察看分布狀況
    成語出處:
    宋 秦觀《奇兵》:“奕者之斗棋也,諦分審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
    468

    毒賦剩斂

    成語拼音:
    dú fù shèng liǎn
    成語解釋:
    橫征暴斂。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二八:“當毒賦剩斂鞭箠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獨晏然倚以朝夕也。”
    469

    答非所問

    成語拼音:
    dá fēi suǒ wèn
    成語解釋: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問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正覺得他答非所問,程相公那里就打聽說:‘什么叫作稀罕兒?’”
    470

    鼎分三足

    成語拼音:
    dǐng fēn sān zú
    成語解釋:
    見“鼎足三分”。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二十回:“今番克敵制勝,誰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
    471

    打翻身仗

    成語拼音:
    dǎ fān shēn zhàng
    成語解釋:
    通過行動擺脫困境或不利局面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9章:“張普景是一腔熱血要在政治上打個翻身仗,梁必達對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472

    砥鋒挺鍔

    成語拼音:
    dǐ fēng tǐng è
    成語解釋:
    磨刀拔劍。謂以武力反抗。
    成語出處:
    《宋書·傅隆傳》;“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孫,砥鋒挺鍔,不與二祖同戴天日,則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為美談者哉?”
    473

    地覆天翻

    成語拼音:
    dì fù tiān fān
    成語解釋: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
    成語出處:
    唐 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474

    蹈赴湯火

    成語拼音:
    dǎo fù tāng huǒ
    成語解釋:
    同“蹈湯赴火”。
    成語出處:
    唐·孫揆《靈應傳》:“君子殺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湯火,旁雪不平,乃寶之志也。”
    475

    斷發紋身

    成語拼音:
    duàn fā wén shēn
    成語解釋:
    見“斷發文身”。
    成語出處:
    馮至《伍子胥》九:“在吳越的邊境上還有許多野人,他們是斷發紋身的。”
    476

    斷鳧續鶴

    成語拼音:
    duàn fú xù hè
    成語解釋:
    鳧:野鴨;續:接續;鶴:仙鶴。截斷野鴨的短腿接到仙鶴的長腿。比喻做事違反自然規律
    成語出處:
    梁啟超《政聞時言·外債平議》:“今我國于此種機關,百不一具,而惟斷鳧續鶴,欲襲取其企業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國,是以格格而不入也。”
    477

    大法小廉

    成語拼音:
    dà fǎ xiǎo lián
    成語解釋:
    舊時指大臣盡忠,小臣盡職。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
    478

    登鋒陷陣

    成語拼音:
    dēng fēng xiàn zhèn
    成語解釋:
    沖鋒陷陣。形容作戰英勇。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雜應》:“帝以試左右,數十人常為先,登鋒陷陣,皆終身不傷也。”
    479

    大發議論

    成語拼音:
    dà fā yì lùn
    成語解釋:
    發:表達,傳達。盡情地發表各種意見和評論。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談起來,一會兒大發議論,一會兒又竭力恭維。”
    480

    蹈鋒飲血

    成語拼音:
    dǎo fēng yǐn xuè
    成語解釋:
    形容勇敢,不怕犧牲。
    成語出處:
    清·吳敏樹《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公驟起鄉閭,捐家室,誓徒旅,蹈鋒飲血,其軍最為雄健矣。”
    * D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