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開頭的成語 (2670個)

    981

    沉潛剛克

    成語拼音:
    chén qián gāng kè
    成語解釋:
    沉潛:深沉不露;剛克:以剛強見勝。形容深沉不露,內蘊剛強。
    成語出處:
    《尚書·洪范》:“沉潛剛克,高明柔克。”
    982

    沉漸剛克

    成語拼音:
    chén qián gāng kè
    成語解釋:
    漸:通“潛”,潛伏;剛克:以剛強見勝。形容深沉不外露,內里剛強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及溫而還,其妻問之,贏曰:‘以剛。’商書曰:‘沉漸剛克,高明柔克。’”
    983

    才氣過人

    成語拼音:
    cái qì guò rén
    成語解釋:
    才氣:才能和氣質。才華超過平常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984

    持權合變

    成語拼音:
    chí quán hé biàn
    成語解釋:
    以權宜之計適應已經變化的局面。
    成語出處:
    清·梅曾亮《答朱丹木書》:“閣下前任劇邑,治悍民,不尚黃老;今官督糧道,乃尚黃老,此持權合變才也。”
    985

    持槍鵠立

    成語拼音:
    chí qiāng hú lì
    成語解釋:
    鵠:天鵝;鵠立:像天鵝一樣站立。形容軍人手握鋼槍,莊嚴肅立
    成語出處:
    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一章:“近別墅及別墅內武裝保衛森嚴,持槍鵠立。”
    986

    逞強好勝

    成語拼音:
    chéng qiáng hào shèng
    成語解釋:
    指顯示自己能力強并想勝過別人
    成語出處:
    楊朔《北線》十五:“自從那天訴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變成機警,但總有點逞強好勝,不大服人。”
    987

    成群集黨

    成語拼音:
    chéng qún jí dǎng
    成語解釋:
    謂一部分人結成小團體。
    成語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就有那一班意氣相投的人,成群集黨,如兄若弟往來。”
    988

    成群結黨

    成語拼音:
    chéng qún jié dǎng
    成語解釋:
    見“成群集黨”。
    成語出處: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節:“但是這人卻是鬼計多端,有不少的成群結黨的黨徒。”
    989

    超前絕后

    成語拼音:
    chāo qián jué hòu
    成語解釋:
    謂超越前人,以后也無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飛娘咋舌驚嘆道:‘天下有這等奇烈女子,守節不變,猶人所能,至寧死而不顯,婆婆之失,則真可超前絕后矣。’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
    990

    成群結伙

    成語拼音:
    chéng qún jié huǒ
    成語解釋:
    猶成群結隊。謂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一群群、一伙伙。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料著安老爺家辦過喜事,一定人人歇乏,不加防范,便成群結伙而來,想要下手。”
    991

    賜墻及肩

    成語拼音:
    cì qiáng jí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才學淺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
    992

    操奇計贏

    成語拼音:
    cāo qí jì yíng
    成語解釋:
    奇:奇貨;贏:贏利。形容商人囤積居奇,謀取厚利
    成語出處:
    清 章炳麟《讀書后》:“雖閉關絕市,裹商人之足焉可也,又安得夫操奇計嬴,以成輕重之勢者哉!”
    993

    巢傾卵覆

    成語拼音:
    cháo qīng luǎn fù
    成語解釋: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幸存。
    成語出處:
    見“巢傾卵破”。
    994

    詞窮理絕

    成語拼音:
    cí qióng lǐ jué
    成語解釋:
    同“詞窮理盡”。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羅漢琛禪師法嗣·清涼文益禪師》:“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馀,日呈見解,說道理。藏語之曰:‘佛法不恁么。’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
    995

    辭窮理盡

    成語拼音:
    cí qióng lǐ jìn
    成語解釋:
    辭:文辭;窮:完,盡。無話可說,無理可辯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問:‘辭窮理盡時如何?’師曰:‘不入理豈同盡。”
    996

    詞窮理盡

    成語拼音:
    cí qióng lǐ jìn
    成語解釋:
    謂再也找不到理由,無話可說。
    成語出處:
    唐·崔致遠《蕭遘相公書》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箋毫,始知調急聲哀,唯愧詞窮理盡。”
    997

    巢傾卵破

    成語拼音:
    cháo qīng luǎn pò
    成語解釋:
    鳥巢倒了,卵也會打碎。比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能幸免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左右問父被捕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998

    詞窮理屈

    成語拼音:
    cí qióng lǐ qū
    成語解釋: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
    999

    辭窮理屈

    成語拼音:
    cí qióng lǐ qū
    成語解釋:
    理由站不住腳,被駁得無話可說。
    成語出處:
    《宋書·鄭鮮之傳》:“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鮮之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高祖辭窮理屈,然后置之。”
    1000

    成千論萬

    成語拼音:
    chéng qiān lùn wàn
    成語解釋:
    猶言成千成萬。形容數量極多。
    成語出處:
    《鏡花緣》第七一回:“你到女兒國酒樓戲館去看,只怕異姓姐妹聚在一處的,還成千論萬哩。”
    * C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