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BAC式 (1450個)

    741

    至大至剛

    成語拼音:
    zhì dà zhì gāng
    成語解釋:
    至:最,極。極其正大、剛強。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742

    真刀真槍

    成語拼音:
    zhēn dāo zhēn qiāng
    成語解釋:
    ①真實的刀槍。②比喻毫不作假,實實在在。
    成語出處: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他們在這兒,不是先給孩子們糖吃,然后才真刀真槍的一殺殺一大片?”歐陽山《苦斗》三八:“你知道么?人家是拿真刀真槍的。不比我們光拿鐵筆、扁擔。”
    743

    自高自大

    成語拼音:
    zì gāo zì dà
    成語解釋: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成語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744

    載歌載舞

    成語拼音:
    zài gē zài wǔ
    成語解釋:
    載:又、且。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靈府。”
    745

    做好做歹

    成語拼音:
    zuò hǎo zuò dǎi
    成語解釋:
    猶言好說歹說。指用各種方法進行勸說。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九九回:“陸秉義見劉二打得兇,和謝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勸的去了。”
    746

    再接再厲

    成語拼音:
    zài jiē zài lì
    成語解釋:
    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斗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現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747

    再接再礪

    成語拼音:
    zài jiē zài lì
    成語解釋:
    接:交戰;礪:磨礪。原謂雞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繼續努力,堅持不懈。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748

    窄門窄戶

    成語拼音:
    zhǎi mén zhǎi hù
    成語解釋:
    比喻小戶人家。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婦那里,窄門窄戶,敢招惹這個事!”
    749

    自賣自夸

    成語拼音:
    zì mài zì kuā
    成語解釋:
    夸:夸贊。自己賣的東西自己夸好。比喻為自己吹噓。
    成語出處: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國民黨人又嚷‘羅邱視線移到東方了,先歐后亞計劃改變了’……還要自賣自夸地樂一陣。”
    750

    直上直下

    成語拼音:
    zhí shàng zhí xià
    成語解釋:
    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直。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卷四:“凡事都分做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別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別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751

    咂嘴咂舌

    成語拼音:
    zā zuǐ zā shé
    成語解釋:
    見“咂嘴弄舌”。
    成語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二:“菜上來了,老頭兒咂嘴咂舌地夸獎這菜的滋味。”
    752

    至再至三

    成語拼音:
    zhì zài zhì sān
    成語解釋:
    指一而再,再而三。
    成語出處:
    《尚書·多方》:“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爾命,我乃其大罰殛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妾隔簾故邀其滿引,至再至三,終不肯出。”
    753

    阿狗阿貓

    成語拼音:
    ā gǒu ā māo
    成語解釋: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成語出處:
    魯迅《我們要批評家》:“然而新的批評家不開口,類似批評家之流便趁勢一筆抹殺:‘阿狗阿貓’。”
    754

    阿姑阿翁

    成語拼音:
    ā gū ā wēng
    成語解釋:
    阿:名詞的前綴。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婆婆。
    成語出處:
    唐 趙璘《因話錄》卷一:“郭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尚父拘暖,自詣朝童結罪。上召而慰之曰:‘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755

    挨家挨戶

    成語拼音:
    āi jiā āi hù
    成語解釋:
    挨:依次;順次。一家一戶;戶戶不漏。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自從他作了副里長,隨著白巡長挨家挨戶地收銅鐵,他的美譽便降落了許多。”
    756

    阿家阿翁

    成語拼音:
    ā jiā ā wēng
    成語解釋:
    阿:助詞,用在稱呼的前頭;家:通“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公公婆婆
    成語出處:
    唐 趙璘《因話錄》第一卷:“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757

    阿貓阿狗

    成語拼音:
    ā māo ā gǒu
    成語解釋: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成語出處:
    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大。”
    758

    挨門挨戶

    成語拼音:
    āi mén āi hù
    成語解釋:
    挨:按照順序。按照住戶的順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門逐戶”。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計,挨門挨戶問人家要不要水。”
    759

    暗氣暗惱

    成語拼音:
    àn qì àn nǎo
    成語解釋:
    受了氣悶在心里。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2回:“又著了那暗氣暗惱在心里,就是鐵石人也禁不的。”
    760

    礙手礙腳

    成語拼音:
    ài shǒu ài jiǎo
    成語解釋:
    礙;妨礙;阻礙。指多方受阻;難以順利做事。也指妨礙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卷:“后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 ABAC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