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B式的成語 (1463個)
-
681
任怨任勞
- 成語拼音:
- rèn yuàn rèn láo
- 成語解釋:
- 見“任勞任怨”。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
682
說長說短
- 成語拼音: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 成語解釋:
- 同“說長道短”。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詞語甚工,然猶說長說短,說人說我,未能盡抱滕之意也。”
-
683
說好說歹
- 成語拼音:
- shuō hǎo shuō dǎi
- 成語解釋:
- ①謂百般勸說或請求。②褒貶,評論好壞。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我趕眼錯就走出來,還要攔阻,又說好說歹,放了我來。”
-
684
三沐三熏
- 成語拼音:
- sān mù sān xūn
- 成語解釋:
-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
- 成語出處:
- 宋·程俱《偶作》詩:“一重一掩藏山塢,三沐三熏屏世塵。”
-
685
三沐三薰
- 成語拼音:
- sān mù sān xūn
- 成語解釋:
-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 成語出處:
- 宋·李清照《投翰林學士綦宋禮啟》:“重歸畎畝,更須三沐三薰。”
-
686
雙棲雙宿
- 成語拼音:
- shuāng qī shuāng sù
- 成語解釋:
- 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 成語出處:
- 宋 尤袤《全唐詩話》卷六:“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
687
說千說萬
- 成語拼音:
- shuō qiān shuō wàn
- 成語解釋:
- 說了許許多多的話。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今人解《易》……說千說萬,與《易》全不相干。”
-
688
雙宿雙飛
- 成語拼音:
-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
- 成語解釋:
- 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 成語出處:
- 無名氏《雜詞》:“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
689
善始善終
- 成語拼音: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束。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
690
神往神來
- 成語拼音:
- shén wǎng shén lái
- 成語解釋:
- 指精神相通。
- 成語出處:
- 明·陸時雍《總論》:“假令以《石豪》諸什與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此皆有神往神來,不知而自至之妙。”
-
691
三熏三沐
- 成語拼音:
- sān xūn sān mù
- 成語解釋:
- ①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與李運使啟》:“一琴一龜,預想鈴齋之靜;三熏三沐,尚陪藥市之游。”
-
692
三薰三沐
- 成語拼音:
- sān xūn sān mù
- 成語解釋:
-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丙午九日詠菊》:“三薰復三沐,歲宴與君期。”
-
693
三釁三浴
- 成語拼音:
- sān xìn sān yù
- 成語解釋:
- 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 成語出處:
- 《國語 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迎之于郊。”
-
694
隨寓隨安
- 成語拼音:
- suí yù suí ān
- 成語解釋:
- 猶言隨遇而安。
- 成語出處:
- 宋·魏了翁《浪淘沙》詞:“世念久闌珊,隨寓隨安。人情猶望袞衣還。”
-
695
三盈三虛
- 成語拼音:
- sān yíng sān xū
- 成語解釋:
- 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效果好,影響大。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
-
696
問長問短
- 成語拼音:
- wèn cháng wèn duǎn
- 成語解釋:
- 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將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問長問短。”
-
697
無顛無倒
- 成語拼音:
- wú diān wú dǎo
- 成語解釋:
- 猶言顛顛倒倒。謂精神錯亂。無,語助詞,無義。
- 成語出處: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老兒也似這般煩惱的無顛無倒,越惹你揉眵抹淚哭嚎啕。”
-
698
無黨無偏
- 成語拼音:
- wú dǎng wú piān
- 成語解釋:
- 同“無偏無黨”。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王者無外賦》:“令出惟行,寧分乎遠者近者;德廣所及,但見乎無黨無偏。”
-
699
無大無小
- 成語拼音:
- wú dà wú xiǎo
- 成語解釋:
- ①無論大小。謂舉國上下。②不分年長年幼、輩份大輩份小。
- 成語出處:
- 《周書·文帝紀上》:“公昔居管轄,恩信著聞,今無大無小,藏愿推奉。”
-
700
誤打誤撞
- 成語拼音:
- wù dǎ wù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謂事先未經周密考慮。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牧羊關]板筑的商傅說,釣魚兒姜呂望,這兩個夢善感動歷代君王,這夢先應先知,臣則是誤打誤撞。”
* ABAB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