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BAB式的成語 (1463個)

    581

    至善至美

    成語拼音:
    zhì shàn zhì měi
    成語解釋: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成語出處: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著震撼著宇宙的大風暴,而且他又把這個理解作為翻掌間便立現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跡’,因而對于生活的實際的轉變——在矛盾混亂中所產生的向前進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惡。”
    582

    賊頭賊腦

    成語拼音:
    zéi tóu zéi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成語出處:
    清 李漁《玉搔頭 奸圖》:“后面跟了一個賊頭賊腦的人,畢竟是個奸細。”
    583

    知微知彰

    成語拼音: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語解釋:
    微:細小。彰:明顯。既了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了解發展起來后的顯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物發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584

    祝咽祝哽

    成語拼音:
    zhù yān zhù gěng
    成語解釋:
    同“祝哽祝噎”。
    成語出處:
    《尚書大傳》卷五:“卜筮巫醫御于前,祝咽祝哽以食。”
    585

    自言自語

    成語拼音:
    zì yán zì yǔ
    成語解釋:
    言、語:說。自己跟自己說話。
    成語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里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586

    自由自在

    成語拼音:
    zì yóu zì zài
    成語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成語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587

    做張做勢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shì
    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8卷:“梳個縱鬢頭兒,著件叩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
    588

    捉賊捉贓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589

    做張做致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zhì
    成語解釋:
    張:模樣。裝模作樣,故意做作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光景,一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做張做致的。”
    590

    做張做智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zhì
    成語解釋:
    張:模樣;智:靈智。裝模作樣,故意做出一種姿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回頭一看,見丈夫手忙腳亂,做張做智,老大疑惑。”
    591

    采葑采菲

    成語拼音:
    cǎi fēng cǎi fēi
    成語解釋:
    葑:蔓青,葉和根、莖都可食,但味苦;菲:蕪菁類植物。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592

    成千成萬

    成語拼音:
    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極多
    成語出處:
    葉圣陶《小病》:“倘若在廣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萬的聽眾,教伊當眾唱出這很好的歌,該會增進人們彼此之間的了解。”
    593

    徹上徹下

    成語拼音:
    chè shàng chè xià
    成語解釋:
    徹:貫通。貫通上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顥曰:“夫徹上徹下語。”
    594

    大吹大擂

    成語拼音:
    dà chuī dà léi
    成語解釋:
    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勁地吹喇叭和敲鑼打鼓;表示慶賀。現比喻大肆宣揚;過分地夸張或吹噓。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賜你黃金千兩,香酒百瓶,就在麗春堂大吹大擂,做一個喜慶的筵席。”
    595

    大徹大悟

    成語拼音:
    dà chè dà wù
    成語解釋:
    徹:明白;貫通;悟:領會;領悟。最徹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覺悟。佛教或道教指識破本來面目。
    成語出處:
    元 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596

    大澈大悟

    成語拼音:
    dà chè dà wù
    成語解釋:
    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成語出處:
    元 鄭德輝《伊尹耕莘》楔子:“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597

    大恩大德

    成語拼音:
    dà ēn dà dé
    成語解釋:
    恩:恩惠;德:恩德,好處。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澤深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異鄉之鬼矣。大恩大德,將何補報!”
    598

    大紅大綠

    成語拼音:
    dà hóng dà lǜ
    成語解釋:
    謂顏色濃艷。
    成語出處:
    老舍《新時代的舊悲劇》七:“各處都是新油飾的,大紅大綠,象個鄉下的新娘子,盡力打扮而怪難受的。”
    599

    大行大市

    成語拼音:
    dà háng dà shì
    成語解釋:
    指商品的一般市場價格。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0回:“這是大行大市,你一定不易哄我。”
    600

    大紅大紫

    成語拼音:
    dà hóng dà zǐ
    成語解釋:
    形容顯赫、得意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來,現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紅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戲!”
    * ABAB式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