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B式的成語 (1463個)
-
421
獨斷獨行
- 成語拼音:
- dú duàn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不民主。
- 成語出處:
- 清 容閎《西學東漸記》第19章:“予已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
-
422
敵惠敵怨
- 成語拼音:
- dí huì dí yu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報德報怨。
- 成語出處:
- 《左傳·文公六年》:“夷之蒐,賈季戮臾駢,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臾駢曰:‘不可,吾聞前志有之曰: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
423
多情多感
- 成語拼音:
- duō qíng duō gǎn
- 成語解釋:
- 見“多情善感”。
- 成語出處:
- 宋·蔡伸《柳梢青》詞:“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
424
丁是丁,卯是卯
- 成語拼音:
-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 成語解釋:
- 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
425
釘是釘,鉚是鉚
- 成語拼音:
-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 成語解釋:
- 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 成語出處:
-
426
獨行獨斷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dú duàn
- 成語解釋:
- 同“獨斷獨行”。
- 成語出處:
- 郭希仁《從戎紀略》:“彥彪令各營于肩章均添‘四標’字樣,官長進謁皆稱邱大帥,儼然以兵馬都督自居,調遣布置,獨行獨斷。”
-
427
多藝多才
- 成語拼音:
- duō yì duō cái
- 成語解釋:
- 見“多才多藝”。
- 成語出處:
- 《南史·梁紀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縱,聰明稽古,道亞生知,學為博物,允文允武,多藝多才。”
-
428
多言多語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duō yǔ
- 成語解釋:
- 謂不該說而說。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六一回:“盧俊義道:‘你婦人家省得什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古禍出師人口,必主吉兇。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語。’”
-
429
非驢非馬
- 成語拼音:
- fēi lǘ fēi mǎ
- 成語解釋:
- 不是驢;也不是馬。形容走了樣;什么也不像;不倫不類。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西域傳下 渠犁》:“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
430
佛眼佛心
- 成語拼音:
- fó yǎn fó x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善意看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孫梨《白洋淀紀事·光榮》:“你還是佛眼佛心,把人全當成好人。”
-
431
風言風語
- 成語拼音:
- fēng yán fēng yǔ
- 成語解釋:
- 毫無根據的議論。指帶有諷刺性或惡意中傷的言論。也指私下議論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種說法。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華言風語,亂相狂誤。”
-
432
古貌古心
- 成語拼音:
- gǔ mào gǔ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外表和內心具有古人的風度。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孟生》詩:“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433
革面革心
- 成語拼音:
- gé miàn gé xīn
- 成語解釋:
- 見“革面洗心”。
- 成語出處:
- 明·楊慎《送薛曲泉之鎮雄勘夷手卷詞》:“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變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無私。”
-
434
古色古香
- 成語拼音:
- gǔ sè gǔ xiāng
- 成語解釋: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
-
435
鬼頭鬼腦
- 成語拼音:
- guǐ tóu guǐ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個鬼頭鬼腦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
436
誨盜誨淫
- 成語拼音:
- huì dào huì yín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財物不仔細保管,招致別人來偷盜;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艷,也是引誘別人來調戲。現指引誘人做奸淫盜竊的事。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上》:“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
437
火急火燎
- 成語拼音:
- huǒ jí huǒ liáo
- 成語解釋:
- 猶火燒火燎。
- 成語出處:
- 《人民文學》1977年4期:“整個發電廠都火急火燎地動員起來。”
-
438
活龍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龍:古代傳說的一種靈怪動物。指像活的龍出現一樣。形容神情生動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再說王氏聞丈夫兇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
439
活靈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 成語出處:
- 郁達夫《皋亭山》:“凡此種種,以及香灰療病,娘娘托夢等最近的奇跡,他們都說得活靈活現。”
-
440
狐埋狐搰
- 成語拼音:
- hú mái hú hú
- 成語解釋:
-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東西埋下,又把挖出來看看。比喻疑慮過多,不能成事。
- 成語出處:
- 《國語 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 ABAB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