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ABC式 (1450個)

    461

    嘁嘁喳喳

    成語拼音:
    qī qī zhā zhā
    成語解釋:
    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魯迅《準風月談 歸厚》:“小婦人的嘁嘁喳喳,又何嘗不可以消閑。”
    462

    攘攘熙熙

    成語拼音:
    rǎng rǎng xī xī
    成語解釋:
    喧嚷紛雜貌。
    成語出處:
    《三元里抗英社學史料·太和市聯升社學序》:“果然蜂趨蟻附,攘攘熙熙,誠不出神靈所料者矣。”
    463

    善善惡惡

    成語拼音:
    shàn shàn wù è
    成語解釋: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強國》:“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惡惡之應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464

    灑灑瀟瀟

    成語拼音:
    sǎ sǎ xiāo xiāo
    成語解釋:
    猶言凄凄涼涼。又言落落大方。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灑灑瀟瀟裁蝶翹,飄飄蕩蕩剪鵝衣。團團滾滾隨風勢,迭迭層層道路迷。”
    465

    滔滔汩汩

    成語拼音:
    tāo tāo gǔ gǔ
    成語解釋:
    水涌流貌。多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說罷,又把題詩的人名字,屈著手指頭數出來,說了許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詞人,甚么詞客,滔滔汩汩,數個不了。”
    466

    滔滔滾滾

    成語拼音:
    tāo tāo gǔn gǔn
    成語解釋: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②喻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他便把他父親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個榜下知縣……一五一十、從頭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滾滾的對那女子哭訴了一遍。”
    467

    條條框框

    成語拼音: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成語解釋:
    被認為是過了時的或被認為是與所謀求的發展相抵觸并起妨礙作用的理論、概念或實踐
    成語出處: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思想一僵化,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
    468

    陶陶兀兀

    成語拼音:
    táo táo wù wù
    成語解釋:
    形容沉湎于酒,放縱傲慢。
    成語出處:
    《晉書·劉伶傳》:“伶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未嘗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宋·黃庭堅《醉落魄》詞:“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
    469

    堂堂正正

    成語拼音: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成語解釋:
    原指軍隊陣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強大威武;正正:整齊。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470

    巍巍蕩蕩

    成語拼音:
    wēi wēi dàng dàng
    成語解釋: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后以“巍巍蕩蕩”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
    471

    星星點點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成語解釋: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許或細碎。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88回:“咱爺們要想就往大里想,星星點點算不了事情!”
    472

    絮絮叨叨

    成語拼音:
    xù xù dāo dāo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羅嗦,嘮叨。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紫簫記 勝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來覆去,那里睡來?”
    473

    心心念念

    成語拼音:
    xīn xīn niàn niàn
    成語解釋: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頭。心里老是想著。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種東西。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心心念念做將去。”
    474

    熙熙攘攘

    成語拼音:
    xī xī rǎng rǎng
    成語解釋: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475

    熙熙壤壤

    成語拼音:
    xī xī rǎng rǎng
    成語解釋:
    見“熙熙攘攘”。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476

    悠悠蕩蕩

    成語拼音:
    yōu yōu dàng d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不定。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47卷:“若是悠悠蕩蕩,未有不入于邪僻。”
    477

    郁郁芊芊

    成語拼音:
    yù yù qiān qiān
    成語解釋:
    ①猶言郁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貌。②猶言郁郁蔥蔥。氣盛貌。
    成語出處:
    《列子·力命》:“美哉國乎!郁郁芊芊。”
    478

    洋洋灑灑

    成語拼音:
    yáng yáng sǎ sǎ
    成語解釋:
    灑灑:連綿不斷的樣子。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長或談話連綿不斷。也形容才思充沛;寫起來很暢快。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灑灑文字。”
    479

    洋洋纚纚

    成語拼音:
    yáng yáng shí sì
    成語解釋:
    形容盛美而有條理。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言》:“所以難言者,言順此滑澤,洋洋纚纚,則見以為華而不實。”
    480

    原原委委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wěi wěi
    成語解釋:
    原原本本。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且說這段故事出在那個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頭,怎的了結?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說來。”
    * AABC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