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ABB式 (1463個)

    741

    多嘴多舌

    成語拼音:
    duō zuǐ duō shé
    成語解釋:
    指嘴多,不該說而說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難走一日,快與我行動些。”
    742

    而今而后

    成語拼音:
    ér jīn ér hòu
    成語解釋:
    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 恃君覽 長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 盧藏用傳》:“而今而后,焚蓍龜,毀律歷,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
    743

    惡聲惡氣

    成語拼音:
    è shēng è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語氣很兇狠,態度粗暴。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小不順眼,還要發脾氣,惡聲惡氣地罵人,也罵雞和豬和牛。”
    744

    惡衣惡食

    成語拼音:
    è yī è shí
    成語解釋: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45

    匪夷匪惠

    成語拼音:
    fěi jí fěi huì
    成語解釋: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成語出處:
    《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746

    非親非故

    成語拼音:
    fēi qīn fēi gù
    成語解釋: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系。
    成語出處:
    唐 劉肅《大唐新語 剛正》:“臣必以韋擢與盜非親非故,故當以貨求耳。”
    747

    匪石匪席

    成語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語解釋:
    不是石,不是席。意為石可轉而心不可轉,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堅定,永不變心。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748

    吠形吠聲

    成語拼音:
    fèi xíng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跟在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749

    吠影吠聲

    成語拼音:
    fèi yǐng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管子傳》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乃反吠影吠聲。”
    750

    附影附聲

    成語拼音:
    fù yǐng fù shēng
    成語解釋:
    盲目附和。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惠士陳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時……始覺說癡說夢,無非附影附聲。”
    751

    俯仰唯唯

    成語拼音:
    fǔ yǎng wéi wéi
    成語解釋:
    唯唯:答應的聲音。點頭答應。比喻謙卑地應付。
    成語出處:
    唐·李朝威《柳毅傳》:“毅撝退辭謝,俯仰唯唯。”
    752

    負債累累

    成語拼音:
    fù zhai lèi lèi
    成語解釋:
    形容負債甚多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7回:“卻說譚紹聞負債累累……每日索欠填門,少不得典宅賣地,一概徐償。”
    753

    佹得佹失

    成語拼音:
    guǐ dé guǐ shī
    成語解釋: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成語出處:
    王闿運《銅官行寄章壽麟題舊感圖》詩:“憑君莫話艱難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754

    亙古亙今

    成語拼音:
    gèn gǔ gèn jīn
    成語解釋:
    亙:橫貫。指貫串古今,從古到今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終無始。”
    755

    各就各位

    成語拼音:
    gè jiù gè wèi
    成語解釋:
    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成語出處:
    徐遲《漢水橋頭》:“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擺好了陣勢。”
    756

    公是公非

    成語拼音: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語解釋:
    公認的是非。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天論上》:“人能勝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
    757

    歸十歸一

    成語拼音:
    guī shí guī yī
    成語解釋:
    謂有條有理。
    成語出處: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
    758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成語拼音: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成語出處:
    朱自清《公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759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語拼音: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成語解釋:
    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760

    狗心狗行

    成語拼音:
    gǒu xīn gǒu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歹毒的心腸、行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這等人玩的是狗氣狗聲,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 AABB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