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ABB式的成語 (1463個)

    821

    如癡如醉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822

    如火如荼

    成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成語解釋: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823

    如饑如渴

    成語拼音:
    rú jī rú kě
    成語解釋:
    同“如饑如渴”。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戲。實慕員外威德,如饑如渴。萬望不棄鄙處,為山寨之主,早晚共聽嚴命。’”
    824

    若即若離

    成語拼音:
    ruò jí ruò lí
    成語解釋:
    即;湊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里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
    825

    如渴如饑

    成語拼音:
    rú kě rú jī
    成語解釋:
    見“如饑如渴”。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思我良朋,如渴如饑,愿言不獲,愴矣其悲。”
    826

    若離若即

    成語拼音:
    ruò lí ruò jí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同“若即若離”。
    成語出處: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大抵總憲戇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滿,而與和相若離若即,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一時眾口詆諆,遂有師相門生之謗。”
    827

    如履如臨

    成語拼音:
    rú lǚ rú lín
    成語解釋: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臨”形容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828

    若明若昧

    成語拼音:
    ruò míng ruò mèi
    成語解釋:
    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成語出處:
    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 以畜寡人義》:“此等若明若昧之論,作記者無由知之。”
    829

    如夢如醉

    成語拼音:
    rú mèng rú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成語出處:
    葉圣陶《母》:“‘我如夢如醉的離開了他。”伊揩著眼淚,繼續說。”
    830

    如切如磋

    成語拼音:
    rú qiē rú cuō
    成語解釋:
    比喻互相商討砥礪。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831

    入情入理

    成語拼音:
    rù qíng rù lǐ
    成語解釋:
    形容合乎情況和道理。入:合乎。
    成語出處: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柳敬亭說書》:“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832

    如泣如訴

    成語拼音:
    rú qì rú sù
    成語解釋:
    泣:哭;訴:說。像在哭泣;像在訴說。形容哀戚婉轉的抒情樂聲。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833

    如塤如篪

    成語拼音:
    rú xūn rú chí
    成語解釋:
    塤、篪、樂器名。這兩種樂器合奏時,塤唱而篪和,用以比喻兩物之響應、應和。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篪。”
    834

    如兄如弟

    成語拼音:
    rú xiōng rú dì
    成語解釋: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谷風》:“宴爾新婚,如兄如弟。”
    835

    仁心仁術

    成語拼音:
    rén xīn rén shù
    成語解釋:
    心地仁慈,醫術高明。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836

    仁心仁聞

    成語拼音:
    rén xīn rén wén
    成語解釋:
    聞:出名,有聲望。有仁慈的心腸,有仁愛的聲譽。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837

    人言籍籍

    成語拼音:
    rén yán jí jí
    成語解釋:
    指人們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妾亦聞外面人言籍籍,歸怨相公。”
    838

    若有若無

    成語拼音:
    ruò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成語出處:
    明 洪應明《菜根譚 閑適》:“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839

    人言嘖嘖

    成語拼音:
    rén yán zé zé
    成語解釋:
    形容人們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話說王府娶親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場掃興,任人言嘖嘖,他只在房里抽煙。”
    840

    如醉如癡

    成語拼音:
    rú zuì rú chī
    成語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神思恍惚。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惱芳心似醉如癡。”
    * AABB式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