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開頭的成語 (1032個)

    701

    祝咽祝哽

    成語拼音:
    zhù yān zhù gěng
    成語解釋:
    同“祝哽祝噎”。
    成語出處:
    《尚書大傳》卷五:“卜筮巫醫御于前,祝咽祝哽以食。”
    702

    孜孜不怠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dài
    成語解釋:
    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成語出處:
    《漢書·平當傳》:“今圣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703

    諄諄不倦

    成語拼音:
    zhūn zhūn bù juàn
    成語解釋:
    懇切耐心地教誨,不知疲倦。
    成語出處:
    明·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從容告語,諄諄不倦,在邑三年,百姓愛之如父母,去之日,哭聲震野。”
    704

    嘖嘖稱羨

    成語拼音:
    zé zé chēng xiàn
    成語解釋:
    嘖嘖:咂嘴聲,表示贊嘆。嘖嘖連聲地表示羨慕。亦作“嘖嘖稱贊”。
    成語出處: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八回:“那批熱中朋友,誰不嘖嘖稱羨。”
    705

    嘖嘖稱贊

    成語拼音:
    zé zé chēng zàn
    成語解釋:
    嘖嘖:咂嘴聲,表示贊嘆。嘖嘖連聲地表示羨慕。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回:“戴宗嘖嘖稱贊道:‘好個留侯!’”
    706

    諄諄告誡

    成語拼音:
    zhūn zhūn gào jiè
    成語解釋:
    懇切、耐心地勸告、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費袞《梁溪漫志 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707

    諄諄告戒

    成語拼音:
    zhūn zhūn gào jiè
    成語解釋:
    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
    成語出處:
    宋·費袞《梁溪漫志·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708

    蒸蒸日上

    成語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成語解釋: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發展。形容發展速度快。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709

    孜孜無怠

    成語拼音:
    zī zī wú dài
    成語解釋:
    同“孜孜不怠”。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貴而好禮,怡寄典墳,雖牽以物役,孜孜無怠,乃撰《四部要略》。”
    710

    孜孜無倦

    成語拼音:
    zī zī wú juàn
    成語解釋:
    同“孜孜不倦”。
    成語出處:
    《南史·范泰傳》:“泰博覽篇籍,好為文章,愛獎后生,孜孜無倦。”
    711

    作作有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yǒu máng
    成語解釋: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史記·天官書》:“歲陰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712

    捉賊捉贓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713

    做張做致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zhì
    成語解釋:
    張:模樣。裝模作樣,故意做作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光景,一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做張做致的。”
    714

    不了了之

    成語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成語解釋:
    了:完結;了結;不了:不結束;不過問。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它。指對沒辦完的或需解決的問題、事情不過問;拖延敷衍過去就算完事。
    成語出處:
    宋 葉少蘊《避暑錄語》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語,故有‘主司腦太冬烘,錯認顏標是魯公’之言,人以為是戲談。”
    715

    半夢半醒

    成語拼音:
    bàn mèng bàn xǐng
    成語解釋:
    謂睡眠尚未清醒。
    成語出處:
    《賣命·半夢半醒》:“說來說去,我究竟在半夢半醒之間,做了些甚么呢?”
    716

    不偏不黨

    成語拼音:
    bù piān bù dǎng
    成語解釋:
    不偏向任何一方。
    成語出處:
    春秋 魯 墨翟《墨子 兼愛下》:“《周詩》曰:王道蕩蕩,不偏不黨。”
    717

    半絲半縷

    成語拼音:
    bàn sī bàn lǜ
    成語解釋:
    縷:線。半根絲,半縷線。形容數量少,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 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718

    半生半熟

    成語拼音:
    bàn shēng bàn shú
    成語解釋:
    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成語出處:
    元 元懷《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野(魏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719

    不上不下

    成語拼音:
    bù shàng bù xià
    成語解釋:
    上不去,下不來。形容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達生》:“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720

    半吐半露

    成語拼音:
    bàn tǔ bàn lù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五十回:“因賈母尚未說明,自已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 A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