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高中生成語 (547個)

    461

    閑言碎語

    成語拼音:
    xián yán suì yǔ
    成語解釋:
    ①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的話。②與正事無關的話。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田》:“一個道緊急軍情奉火牌,閑言碎語須耽待。”
    462

    咸與維新

    成語拼音:
    xián yǔ wéi xīn
    成語解釋:
    指一切除舊更新。
    成語出處:
    《尚書 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維新。”
    463

    心知其意

    成語拼音:
    xīn zhī qí yì
    成語解釋:
    意:意義。心領會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藝的要領。
    成語出處:
    《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464

    雄姿英發

    成語拼音:
    xióng zī yīng fā
    成語解釋:
    姿容威武雄壯。
    成語出處:
    宋·蘇軾《念媽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
    465

    陰錯陽差

    成語拼音:
    yīn cuò yáng chā
    成語解釋:
    原為陰陽家術語;指把陰和陽搞錯了。現比喻各種偶然的因素湊在一起而造成差錯。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轟報》:“攤開紙條,把解狀元怎陰錯陽差報。”
    466

    因風吹火

    成語拼音:
    yīn fēng chuī huǒ
    成語解釋:
    因:順著。順著風勢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費力。常用作謙詞。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因風吹火,用力不多,一發搭了他去。”
    467

    言過其實

    成語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言:語言;過:超過;越過;實:實際。原指言語不實;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夸張、不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68

    言歸正傳

    成語拼音: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歸:回到;正傳:本題或正題。原為舊時小說常用的套語;把話回到正題上來。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和尚一看不對頭,趕緊言歸正傳,預備說完了好告辭。”
    469

    引決自裁

    成語拼音:
    yǐn jué zì cái
    成語解釋:
    引決:同“引訣”,自殺;自裁:自殺。指自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裁)。”
    470

    一家之言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471

    掩口胡盧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成語解釋:
    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昔鄭人以干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472

    有口難言

    成語拼音:
    yǒu kǒu nán yán
    成語解釋: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于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473

    引領而望

    成語拼音:
    yǐn lǐng ér wàng
    成語解釋:
    引領: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474

    月落烏啼

    成語拼音:
    yuè luò wū tí
    成語解釋:
    形容天色將明未明時的景象。
    成語出處: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475

    有目共睹

    成語拼音:
    yǒu mù gòng dǔ
    成語解釋: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476

    與民同樂

    成語拼音:
    yǔ mín tóng lè
    成語解釋: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477

    月明星稀

    成語拼音:
    yuè míng xīng xī
    成語解釋:
    月亮光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478

    遠親不如近鄰

    成語拼音: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成語解釋:
    指遠方的親戚雖然關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處的鄰居能夠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關系更密切。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豈不聞遠親呵不似我近鄰,我怎敢做的個有口偏無信。”
    479

    怨氣沖天

    成語拼音:
    yuàn qì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怨恨之氣沖到天空。形容怨憤情緒極大。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精忠記 應真》:“今下方黑氣沖天,我佛慧眼一觀,乃是臨安秦檜屈陷忠臣岳飛父子,幽魂不散,怨氣沖天。”
    480

    有氣無煙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家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有余,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氣無煙,成什么模樣!”
    * 高中生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