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馬的成語 (448個)

    261

    長江

    成語拼音:
    yǐn mǎ cháng jiāng
    成語解釋:
    在長江邊給戰喝水。謂渡江南下進行征伐。
    成語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之,……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長江之志。”
    262

    七紙

    成語拼音:
    yǐ mǎ qī zhǐ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寫得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263

    彎弓

    成語拼音:
    yuè mǎ wān gōng
    成語解釋:
    〖釋義〗馳盤旋,張弓要射。形容擺開架勢,準備作戰。后比喻故做驚人的姿態,實際上并不立即行動。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彎弓惜不發。”
    264

    無韁

    成語拼音:
    yě mǎ wú jiāng
    成語解釋:
    沒有拴上韁繩的野。比喻任意行動,沒有約束。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四回:“天機有礙尖還鈍,野無韁快已遲。”
    265

    心猿

    成語拼音:
    yì mǎ xīn yuán
    成語解釋: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成語出處:
    宋 朱翌《睡軒》:“意心猿不用忙,睡鄉深處解行裝。”
    266

    揚鞭

    成語拼音:
    yuè mǎ yáng biān
    成語解釋:
    跳上背,揚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揚鞭,插箭彎弓。”
    267

    招兵買

    成語拼音:
    zhāo bīng mǎi mǎ
    成語解釋:
    招收士兵;購買戰。形容組織擴充力量。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虜諜》:“限他三年內招兵買,騷擾淮陽地方,相機而行,以開征進之路。”
    268

    枕戈汗

    成語拼音:
    zhěn gē hàn mǎ
    成語解釋:
    枕著武器,疾馳戰。形容時刻準備殺敵立功。
    成語出處:
    明·屠隆《曇花記·公子受封》:“念親恩主德總來難報,須教,枕戈汗,努力塞云邊草,兒時得功成大漠,鶴歸華表。”
    269

    指鹿為

    成語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
    把鹿說成。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
    270

    之交

    成語拼音:
    zhú mǎ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指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竹:指小孩當騎著的竹竿。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271

    章臺

    成語拼音:
    zǒu mǎ zhāng tái
    成語解釋:
    章臺:漢長安章臺下街名,舊為妓院的代稱。原指騎經過章臺。后指涉足妓間。
    成語出處:
    《漢書·張敞傳》:“然倘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
    272

    之友

    成語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語解釋:
    指兒童時期的朋友。
    成語出處:
    《晉書 殷浩傳》:“少時吾與浩共騎竹,我棄去,浩輒取之。”
    273

    鞍不離背,甲不離將身

    成語拼音: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成語解釋:
    甲:鎧甲。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卷一 漢將王陵變》:“鞍不離背,甲不離將身。”
    274

    鞍前

    成語拼音:
    ān qián mǎ hòu
    成語解釋:
    后。指追隨左右。
    成語出處:
    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后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
    275

    鞭長不及

    成語拼音: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語解釋: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腹。’”
    276

    百二山河

    成語拼音:
    bǎi èr shān hé
    成語解釋:
    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固之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遷《史記 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
    277

    兵荒

    成語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語解釋:
    兵、: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成語出處: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亂,定然遭驅被擄。”
    278

    未動,糧草先行

    成語拼音: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成語出處:
    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是的,‘兵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
    279

    文章

    成語拼音:
    bān mǎ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漢代史學家司遷與班固的并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遷相比美的文章。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鳴鳳記 鄒林游學》:“夔龍禮樂承先范,班文章勘墨鉛。”
    280

    垂餌虎口

    成語拼音:
    chuí ěr hǔ kǒu
    成語解釋: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成語出處:
    《文選·司遷》:“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之地,足歷王庭,垂餌虎口。”張銑注:“垂餌,猶送食也。”
    * 馬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