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風 (1028個)

    681

    口角生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流利,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這樣罵人的時候卻是口角生,不再有‘這個是’的打攪了。”
    682

    路不拾遺

    成語拼音:
    lù bù shí yí
    成語解釋: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氣好。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683

    回雪

    成語拼音:
    liú fēng huí xuě
    成語解釋:
    輕逸飄搖貌。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鷂兮若流之回雪。”
    684

    流言

    成語拼音:
    liú yán fēng yǔ
    成語解釋:
    猶言流言蜚語。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灘曾經轉播過生寶和這女人的流言語。”
    685

    柳煙花霧

    成語拼音:
    liǔ yān huā wù
    成語解釋: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成語出處:
    元 張可久《落梅 春晚》曲:“東景,西子湖,濕冥冥,柳煙花霧。”
    686

    龍章鳳姿

    成語拼音:
    lóng zhāng fèng zī
    成語解釋:
    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采出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姿特秀。”劉孝標注引《嵇康別傳》:“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687

    馬毛蝟磔

    成語拼音:
    mǎ máo wèi zhé
    成語解釋:
    蝟,同“猬”。形容狂大作,氣候惡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疾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688

    靡然順

    成語拼音:
    mí rán shùn fēng
    成語解釋:
    順從。
    成語出處:
    唐·張說《廣州督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幅員萬里,馴致九譯,詔書下日,靡然順。”
    689

    名勝古跡

    成語拼音:
    míng shèng gǔ jì
    成語解釋:
    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跡的著名的地方。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勝古跡都去了兩次以上。”
    690

    惡浪

    成語拼音:
    nì fēng è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險惡的形勢。
    成語出處: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師滿腹牢騷及煩躁,也還是聽到鈴聲,奔赴教室,頂著‘四人幫’掀起的逆惡浪,為學生們上課。”
    691

    弄影團

    成語拼音:
    nòng yǐng tuán f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心魂不定。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診崇》:“須不是依花附木廉纖鬼,咱做的弄影團抹媚癡。”
    692

    躡影追

    成語拼音:
    niè yǐng zhuī f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速度極快。
    成語出處:
    《梁書 王僧孺傳》:“入班九棘,出專千里,據操撮之雄官,參人倫之顯職,雖古之爵人不次,取士無名,未有躡影追,奔驟之若此者也。”
    693

    平地

    成語拼音:
    píng dì fēng léi
    成語解釋:
    猶言平地一聲雷。
    成語出處:
    元·湯式《南呂一枝花·言志》:“若說道董仲舒入朝,公孫弘見招,看平地雷奮頭角。”
    694

    苦雨

    成語拼音:
    piāo fēng kǔ yǔ
    成語解釋:
    形容天氣惡劣。
    成語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飄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695

    排糠障

    成語拼音:
    pái kāng zhàng fēng
    成語解釋:
    揚場而障住,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動跟目的相反。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救邊》:“不一命大將以掃丑虜而州郡稍稍肖役,連連不已。若排糠障,掏沙壅河。”
    696

    飄茵墮溷

    成語拼音:
    piāo yīn duò hùn
    成語解釋:
    《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
    成語出處:
    《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
    697

    飄茵落溷

    成語拼音:
    piāo yīn luò hùn
    成語解釋:
    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也指女子墮落塵。
    成語出處: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
    698

    掃落葉

    成語拼音: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成語解釋:
    比喻強大的力量掃蕩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掃除凈盡。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之振秋葉矣。”
    699

    千里同

    成語拼音:
    qiān lǐ tóng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雷虛》:“夫千里不同,百里不共雷。”
    700

    秋月春

    成語拼音:
    qiū yuè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等閑度。”
    * 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