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1028個)
-
601
魆風驟雨
- 成語拼音:
- zhuō fēng zhòu yǔ
- 成語解釋:
- 猶暴風驟雨。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白兔記·私會》:“魆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
-
602
陣馬風檣
- 成語拼音:
- zhèn mǎ fēng qiáng
- 成語解釋:
- 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李賀詩序》:“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
-
603
走石飛沙
- 成語拼音:
- zǒu shí fēi shā
- 成語解釋:
- 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郁,飛鳥不經。”
-
604
止談風月
- 成語拼音:
- zhǐ tán fēng yuè
- 成語解釋:
- 止:只,僅。只談風、月等景物。隱指莫談國事。
- 成語出處:
- 《南史·徐勉傳》:“今昔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
-
605
撥草瞻風
- 成語拼音:
- bō cǎo zhān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善于觀察事物。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 云巖晟禪法嗣 洞山良價禪師》:“溈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云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
-
606
北風之戀
- 成語拼音:
- běi fēng zhī l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607
白浪掀天
- 成語拼音:
- bái làng xi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掀:翻騰。形容風大浪高。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
608
鼻頭出火
- 成語拼音:
- bí tóu chū huǒ
- 成語解釋:
-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 成語出處:
- 《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礔礪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覺耳后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
-
609
霸王風月
- 成語拼音:
- bà wáng fēng yuè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幽雅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今主上催花,與眾不同,能用火攻,可謂‘霸王風月’了。”
-
610
別有天地
- 成語拼音:
- bié yǒu tiān dì
- 成語解釋:
- 天地:風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等引人入勝。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詩《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611
成風盡堊
- 成語拼音:
- chéng fēng jìn è
- 成語解釋:
- 同“成風斤”。
- 成語出處:
-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
612
驂風駟霞
- 成語拼音:
- cān fēng sì xiá
- 成語解釋:
- 指仙道者云游四方。
- 成語出處:
- 元 揭傒斯《與蕭維斗書》:“公誠能高臥空山,遠引遐微,則為巢、許、務、涓之徒可,為嚴陵、魯連之徒亦可,雖欲驂風駟霞,詼詭變眩如偓佺、安期、羨門、盧敖、徐福之徒亦可。”
-
613
春風一度
- 成語拼音:
- chūn fēng yī dù
- 成語解釋:
- 度:次,回。比喻領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歡。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三折:“老夫為官,不如在此閑居也……到今日身無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處,可不道呂望嚴陵自千古,這便算的我春風一度。”
-
614
春風野火
- 成語拼音:
- chūn fēng yě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迅猛之勢。
- 成語出處:
- 左齊《南泥灣屯墾》;“勞動競賽的熱潮,像春風野火一樣,迅速遍及整個工地。”
-
615
愁紅慘綠
- 成語拼音:
- chóu hóng cǎn lü
- 成語解釋:
- 紅、綠:指花、葉。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多寄以對身世凄涼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宋 柳永《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宋 辛棄疾《鷓鴣天 賦牡丹》詞:“愁紅慘綠今宵看,恰似吳宮教陣圖。
-
616
慘綠愁紅
- 成語拼音:
- cǎn lü chóu hóng
- 成語解釋:
- 綠:綠葉;紅:紅花。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
- 成語出處:
- 宋 柳永《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
617
踔厲風發
- 成語拼音:
- chuō lì fēng fā
- 成語解釋:
- 踔厲:精神振奮,言論縱橫;風發:象刮風一樣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氣奮發。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常率屈其座人。”
-
618
楚囚相對
- 成語拼音: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成語解釋: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后用以形容人們遭遇國難或其它變故,相對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
619
扯順風旗
- 成語拼音:
- chě shǔn fēng qí
- 成語解釋:
- 形容隨風擺動,順勢迎合,奉承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旗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
620
吹皺一池春水
- 成語拼音:
-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風兒吹指水面,波浪漣漪。后作為與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閑事的歇后語。
- 成語出處:
- 宋 馬令《南唐書 馮延巳傳》:“延巳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