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風 (1028個)

    361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

    成語拼音: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
    362

    捉影捕

    成語拼音:
    zhuō yǐng bǔ fēng
    成語解釋:
    亦作“捉捕影”。亦作“捉捕月”。同“捕捉影”。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五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沙弄汞,捉影捕。”
    363

    緝縫

    成語拼音:
    āi fēng jī fèng
    成語解釋:
    捱:同“挨”,擠入;緝:連接。多方鉆營、找門路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盧太學詩酒傲公侯》:“別個秀才要去結交縣令,還要捱緝縫,央人引見,拜在門下,認為老師。”
    364

    緝縫

    成語拼音:
    āi fēng jī fèng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找門路。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第七卷:“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個不挨緝縫,央媒說合。”
    365

    筆底春

    成語拼音:
    bǐ dǐ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來到筆下。
    成語出處:
    元 黃溍《瑤池春宴圖》詩:“西飛青雀幾時還,貝闕琳宮縹緲間,筆底春殊未老,蟠桃積核已如山。”
    366

    八方

    成語拼音:
    bā fāng fēng yǔ
    成語解釋:
    八方:四方四隅的總稱。四面八方的疾驟雨。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唐 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雨會中州。”
    367

    淮雨

    成語拼音:
    bié fēng huái yǔ
    成語解釋:
    別:指“列”的誤寫;淮:指“淫”的誤寫。用訛字以求新異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練字》“《尚書大傳》有‘別淮雨’,《帝王世紀》云‘列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368

    舞潤

    成語拼音:
    biàn fēng wǔ rùn
    成語解釋:
    抃:鼓掌;潤:雨水。如燕在中飛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后比喻意氣相合。
    成語出處:
    《宋書·孔覬傳》:“覬遜業之舉,無聞于鄉部;惰游之貶,有編于疲農。直山淵藏引,用不遐棄,故得抃舞潤,憑附彌年。”
    369

    捉影

    成語拼音:
    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語解釋:
    原指做事像和影子一樣難以捕捉。后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實,如捕捉影,更無下功處,德何由進?”
    370

    杯弓市虎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指捕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參見“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成語出處:
    詧盦《學界潮記 天津商學界之活動》:“同時傳來上海有罷市之說,以致杯弓市虎,危機伺伏,人心恐惶,險狀萬分。”
    371

    飆舉電至

    成語拼音:
    biāo jǔ diàn zhì
    成語解釋:
    飆:疾、暴起云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世務》:“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
    372

    弊絕

    成語拼音:
    bì jué fēng qīng
    成語解釋:
    弊:弊病;弊端。營私舞弊、欺詐蒙騙的事情完全沒有;氣十分良好。形容壞氣一掃而空。
    成語出處:
    宋 周敦頤《拙賦》:“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弊絕清。”
    373

    別具一格

    成語拼音:
    bié jù yī gé
    成語解釋:
    格:格式;格。另有一種獨特的格。形容別致、新穎;與眾不同的樣子、度等。
    成語出處:
    清 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力又別具一格。”
    374

    八面威

    成語拼音:
    bā miàn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八面:各方面。形容聲勢氣派十足。
    成語出處:
    元 鄭德輝《三戰呂布》第三折:“托賴著真天子百靈咸助,大將軍八面威。”
    375

    敗俗傷化

    成語拼音:
    bài sú shāng huà
    成語解釋:
    指敗壞社會道德氣。
    成語出處:
    《漢書 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376

    別有

    成語拼音:
    bié yǒu fēng qù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多指文藝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調或趣味。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讀畫錄·張損之》:“損之此幅,別有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377

    捕影系

    成語拼音:
    bǔ yǐng xì fēng
    成語解釋:
    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成語出處:
    《梁書 劉孝綽傳》:“但雕朽污糞,徒成延獎;捕影系,終無效答。”
    378

    不可長

    成語拼音: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
    成語解釋:
    這種氣不能讓它滋長發展。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說了,人家就要說此不可長了。”
    379

    而服

    成語拼音:
    cóng fēng ér fú
    成語解釋:
    從:順從;服:服從。象順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秦策一》:“山東之國,從而服。
    380

    和氣

    成語拼音:
    chūn fēng hé qì
    成語解釋:
    春天和煦的春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個春和氣將他來待,免得咱一度可喜兩度丑。”
    * 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