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1028個)
-
181
風馳電騁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í diàn chě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 成語出處:
- 漢 嚴遵《道德指歸論 至柔》:“故字曰至柔,名曰無形,是以無形之物不以堅,堅不以壯。壯,故能敝天地,銷銅鐵,風馳電騁,經極日月,周流上下。”
-
182
風餐露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cān lù sù
- 成語解釋:
-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元日》詩:“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
-
183
風吹日曬
- 成語拼音:
- fēng chuī rì shài
- 成語解釋:
- 狂風吹,烈日曬。形容無所遮擋。
- 成語出處:
- 梁斌《紅旗譜》二十七:“你風吹日曬地辛苦一年,連個痛快年也過不上。”
-
184
風馳霆擊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í tíng jī
- 成語解釋:
- 形容迅速出擊。同“風馳電擊”。
- 成語出處:
- 陳熾《庸書 議院》:“華盛頓以編戶之細民,苦英人之虐政,風馳霆擊,崛起美洲。”
-
185
風車雨馬
- 成語拼音:
- fēng chē yǔ mǎ
- 成語解釋:
- 指神靈的車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燕臺詩·冬》之四:“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獨啼紅怨天曙。”
-
186
風塵之變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én zhī biàn
- 成語解釋:
-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 成語出處:
- 《晉書·陶璜傳》:“夫風塵之變,出于非常。”
-
187
風刀霜劍
- 成語拼音: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冷風似刀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
188
憤風驚浪
- 成語拼音:
- fèn fēng jīng làng
- 成語解釋:
- 狂風駭浪。
- 成語出處:
- 《南史·梁紀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復寢食,倍道就路,憤風驚浪,不暫停止。”
-
189
風華絕代
- 成語拼音:
- fēng huá jué dài
- 成語解釋:
- 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意思是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 成語出處:
- 《南史·謝晦傳》:“時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嘗與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時頓有兩玉人耳。’”
-
190
風禾盡起
- 成語拼音:
- fēng hé jìn qǐ
- 成語解釋:
- 《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后以“風禾盡起”為順應天心,得到天助的出典。
- 成語出處:
- 《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
-
191
風鬟雨鬢
- 成語拼音:
- fēng huán yǔ bìn
- 成語解釋:
- 形容婦女在外奔波勞碌,頭發散亂。
- 成語出處:
- 唐 李朝威《柳毅》:“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風鬟雨鬢,所不忍視。”
-
192
風虎云龍
- 成語拼音:
- fēng hǔ yún lóng
- 成語解釋: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詞:“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袛在笑談中。”
-
193
風流才子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cái zǐ
- 成語解釋: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194
風流人物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rén wù
- 成語解釋:
- 風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195
風流儒雅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rú yǎ
- 成語解釋:
- 風流:有文采且不拘禮法;儒雅:學識深湛,氣度不凡。指人文雅灑脫,學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唐·盧照鄰《五悲·悲才難》:“杲之為人也,風流儒雅,為一代之和到此為止;昂之為人也,文章卓犖,為四海之隨珠。”
-
196
風流罪過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zuì guò
- 成語解釋:
- 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循吏傳 郎基》:“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
197
風木之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zhī b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明·顧大典《青衫記·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懷風木之悲;壯歲鼓盆,久虛琴瑟之樂。”
-
198
飛蓬乘風
- 成語拼音:
- fēi péng chéng fēng
- 成語解釋:
- 蓬:蓬草。指蓬草乘風飛轉,飄蕩不定。比喻人無堅定意志,隨情勢而改變。亦作“飛蓬隨風”。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禁使》:“今夫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
-
199
飛蓬隨風
- 成語拼音:
- fēi péng suí fēng
- 成語解釋:
- 枯蓬隨風飛。比喻人沒有主見,態度隨著情勢而轉變。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明帝紀》:“飛蓬隨風,微子所嘆。”
-
200
風清弊絕
- 成語拼音:
- fēng qīng bì jué
- 成語解釋:
- 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 成語出處:
- 宋 周敦頤《拙賦》:“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
*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