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941

    引水入墻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rù q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招災禍。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墻,開門揖盜么。”
    942

    有恃無恐

    成語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語解釋: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943

    一通百通

    成語拼音:
    yī tōng bǎi tōng
    成語解釋:
    一個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會弄通。通:通曉;懂得。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這猴王也是他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習自練,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944

    揚湯止沸

    成語拼音:
    yáng tāng zhǐ fèi
    成語解釋: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卓未至,進敗”裴松之注引《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
    945

    一臥不起

    成語拼音:
    yī wò bù qǐ
    成語解釋:
    謂一病不愈。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自從倩女孩兒在折柳亭與王秀才送路,辭別回家,得其疾病,一臥不起。”
    946

    搖尾乞憐

    成語拼音:
    yáo wěi qǐ lián
    成語解釋:
    乞:乞求;憐:憐憫;愛憐。原指狗搖著尾巴討主人的歡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別人諂媚討好;希望得到一點兒好處。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與時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947

    一響百應

    成語拼音:
    yī xiǎng bǎi yìng
    成語解釋:
    應:響應。一有響聲,馬上有很多人響應
    成語出處:
    948

    一笑了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le shì
    成語解釋:
    見“一笑了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六回:“撫臺聽了,先還摸不著頭腦,還以為某人辦事不誠實,所以欽差才加了他這個考語;后來別位司、道說起,曉得是為帶著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
    949

    一笑了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le zhī
    成語解釋: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成語出處: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950

    衣繡晝行

    成語拼音:
    yì xiù zhòu xíng
    成語解釋:
    晝:白天。穿了錦繡衣服在白晝行走。比喻在本鄉作官,或富貴后回到故鄉。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既傳》:“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
    951

    一笑置之

    成語拼音:
    yī xiào zhì zhī
    成語解釋: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邊了;表示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宋 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952

    養癰致患

    成語拼音:
    yǎng yōng zhì huàn
    成語解釋:
    癰:毒瘡;患:禍害。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養癰致患’,猝然一發,勢若燎原矣。”
    953

    引錐刺股

    成語拼音:
    yǐn zhuī cì gǔ
    成語解釋: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954

    越俎代皰

    成語拼音:
    yuè zǔ dài páo
    成語解釋: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廚師。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955

    移樽就教

    成語拼音:
    yí zūn jiù jiào
    成語解釋:
    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去向人請教。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罷,我們移樽就教罷。'”
    956

    一針見血

    成語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語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切中要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957

    刖趾適屨

    成語拼音:
    yuè zhǐ shì jù
    成語解釋: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958

    刖趾適履

    成語拼音:
    yuè zhǐ shì lǚ
    成語解釋:
    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實際,勉強遷就,生搬硬套。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魚豢《魏略》:“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959

    自報公議

    成語拼音:
    zì bào gōng yì
    成語解釋:
    自己報名或報出自認的情況,由群眾討論評議
    成語出處:
    960

    鑿壁借光

    成語拼音:
    záo bì jiè guāng
    成語解釋: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成語出處: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