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881

    削趾適屨

    成語拼音:
    xuē zhǐ shì jù
    成語解釋:
    見“削足適履”。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強人削趾適屨。”
    882

    心折首肯

    成語拼音:
    xīn zhé shǒu kěn
    成語解釋:
    心折:佩服;首肯:點頭同意。心中信服,并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首肯。”
    883

    削足適履

    成語拼音:
    xuē zú shì lǚ
    成語解釋: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適:適應;履:鞋。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884

    徙宅忘妻

    成語拼音:
    xǐ zhái wàng qī
    成語解釋:
    徙:遷移;宅:住所。搬家忘記把妻子帶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敬慎》:“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
    885

    虛左以待

    成語拼音:
    xū zuǒ yǐ dài
    成語解釋:
    虛:空著;左:古時以左為尊;待:等待。空著尊位恭候別人。
    成語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886

    援筆成章

    成語拼音: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援筆:拿起筆來。拿起筆來就寫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唐 蔣防《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
    887

    由博返約

    成語拼音:
    yóu bó fǎn yuē
    成語解釋:
    指做學問人廣博出發,繼而務精深,最終達到簡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888

    由表及里

    成語拼音:
    yóu biǎo jí lǐ
    成語解釋:
    表:表面;里:內里;本質。從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指分析事物時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889

    言出法隨

    成語拼音:
    yán chū fǎ suí
    成語解釋:
    言:話;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隨:跟隨。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行;如有違犯就依法處理。
    成語出處:
    清 林則徐《奉旨前往廣東查辦海口事件傳牌稿》:“言出法隨,各宜懔遵毋違。”
    890

    言出禍從

    成語拼音:
    yán chū huò cóng
    成語解釋:
    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宦者傳論》:“雖忠良懷憤,時或憤發,而言出禍從,旋見拏戮。”
    891

    言出患入

    成語拼音:
    yán chū huàn rù
    成語解釋:
    患:禍害,災難。話一出口,患禍就隨之進入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0卷:“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圣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貧。”
    892

    言出禍隨

    成語拼音:
    yán chū huò suí
    成語解釋:
    見“言出禍從”。
    成語出處:
    《明史·鄒智傳》:“吾非不欲言,言出則禍隨,其誰吾聽?”
    893

    移船就岸

    成語拼音:
    yí chuán jiù àn
    成語解釋:
    就:湊近,靠近。改變原來主張,乘勢湊上去辦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894

    藥到病除

    成語拼音:
    yào dào bìng chú
    成語解釋:
    藥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藥效果非常好。
    成語出處: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藥到病除,效如桴鼓。”
    895

    誘敵深入

    成語拼音:
    yòu dí shēn rù
    成語解釋:
    誘:引誘。引誘敵人深深地進入我方利于圍殲的地區。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我們歷來主張‘誘敵深入’,就是因為這是戰略防御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
    896

    言多語失

    成語拼音:
    yán duō yǔ shī
    成語解釋:
    話說多了就難免有說錯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27回:“賢弟,你的言多語失,怎么拜把子?”
    897

    掩耳盜鈴

    成語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語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898

    養兒防老

    成語拼音:
    yǎng ér fáng lǎo
    成語解釋:
    父母養育兒子;防備年老時無人照顧。
    成語出處:
    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899

    一飛沖天

    成語拼音:
    yī fēi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900

    言發禍隨

    成語拼音:
    yán fā huò suí
    成語解釋:
    同“言出禍從”。
    成語出處:
    唐·陸贄《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其如言發禍隨,求之以情既無端,驗之以跡又無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