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581

    臨池學書

    成語拼音:
    lín chí xué shū
    成語解釋: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成語出處:
    《晉書 衛恒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
    582

    量出制入

    成語拼音:
    liàng chū zhì rù
    成語解釋:
    量:估量;制:規定。估量支出情況再定其收入之道
    成語出處:
    《新唐書·楊炎傳》:“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于人,量出制入。”
    583

    拉東補西

    成語拼音:
    lā dōng bǔ xī
    成語解釋:
    多指欠債,借東家還西家,左支右絀
    成語出處:
    584

    臨敵賣陣

    成語拼音:
    lín dí mài zhèn
    成語解釋:
    即將上陣殺敵時,卻逃離陣地。形容十分膽怯。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四折:“因為你兩軍對壘,臨敵賣陣,敕旨教斬了你哩!”
    585

    落地生根

    成語拼音:
    luò dì shēng gēn
    成語解釋:
    比喻長期安家落戶或切切實實、一心一意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69.12.18:“他們紛紛表示,要在農村落地生根,干一輩子革命。”
    586

    立地生根

    成語拼音:
    lì dì shēng gēn
    成語解釋:
    比喻過于性急,立刻就要辦好事情
    成語出處:
    587

    料敵制勝

    成語拼音:
    liào dí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準確地判斷敵情,并蠃得勝利。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地形》:“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
    588

    臨鋒決敵

    成語拼音:
    lín fēng jué dí
    成語解釋:
    鋒:隊伍的前列。面對兵鋒與敵決戰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太傳》:“并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臨鋒決敵,非公之儔。”
    589

    立竿見影

    成語拼音:
    lì gān jiàn yǐng
    成語解釋: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成語出處:
    宋 朱熹《參同契考異》中篇:“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
    590

    履機乘變

    成語拼音:
    lǚ jī chéng biàn
    成語解釋:
    猶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唐·韋應物《彈棋歌》:“履機乘變安可當,置之死地翻取強。”
    591

    臘盡春來

    成語拼音:
    là jìn chūn lái
    成語解釋: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回來了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且說臘盡春來,到了正月初四日。”
    592

    厲精更始

    成語拼音:
    lì jīng gēng shǐ
    成語解釋:
    厲:振作,奮勉;更始:除舊布新。振奮精神,進行革新。
    成語出處:
    《漢書 宣帝紀》:“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
    593

    量金買賦

    成語拼音:
    liàng jīn mǎi fù
    成語解釋: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后以“量金買賦”謂文章價值之高。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594

    勵精求治

    成語拼音:
    lì jīng qiú zhì
    成語解釋: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成語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
    595

    臨難不懼

    成語拼音:
    lín nàn bù jǔ
    成語解釋:
    臨:到;難:災難;懼: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成語出處:
    《韓非子 說疑》:“夫見利不喜,上雖厚賞無以勸之,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
    596

    量能授官

    成語拼音:
    liàng néng shòu guān
    成語解釋: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597

    離群索居

    成語拼音:
    lí qún suǒ jū
    成語解釋:
    索:單獨;居:起居;生活。離開同伴而孤獨地生活。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598

    履霜知冰

    成語拼音:
    lǚ shuāng zhī bīng
    成語解釋:
    比喻見事物的征兆可預知其嚴重后果。
    成語出處:
    東漢·王充《論衡·譴告》:“履霜以知堅冰必至,天之道也。”
    599

    臨危不顧

    成語拼音:
    lín wēi bù gù
    成語解釋:
    臨:遇到;危:危險。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陳留王傳》:“和、琇、撫皆抗不撓,拒會兇言,臨危不顧。”
    600

    臨危效命

    成語拼音:
    lín wēi xiào mìng
    成語解釋:
    效:獻出。面對危難,勇于獻出自己生命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謝復龍圖閣直學士表》:“徒因學古之勤,粗識事君之節,茍臨危效命,尚當不顧以奮身,況為善無傷,何憚竭忠而報國。”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