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341

    反老為少

    成語拼音:
    fǎn lǎo wéi shào
    成語解釋:
    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成語出處:
    《文苑英華·無名氏》:“既變丑以成妍,亦反老而為少。”
    342

    反目成仇

    成語拼音:
    fǎn mù chéng chóu
    成語解釋:
    反目:翻轉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為仇人;指夫妻不和鬧得很僵;以致互相成為仇人。也指其他原來關系非常親密;相處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對立。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甚致憐新棄舊,反目成仇,多著呢?”
    343

    發怒沖冠

    成語拼音:
    fā nù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同“發上沖冠”。
    成語出處:
    《燕丹子》下卷:“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筑,宗意和之。如壯聲則發怒沖冠,為哀聲則士皆流涕。”
    344

    負弩前驅

    成語拼音:
    fù nǔ qián qū
    成語解釋:
    弩:弓箭。背著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極為尊敬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蜀人以為寵。”
    345

    放屁添風

    成語拼音:
    fàng pì tiān fēng
    成語解釋:
    謂從旁助威。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兄弟,你雖無甚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云:‘放屁添風。’你也可壯我些膽氣。”
    346

    反其道而行之

    成語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語解釋: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辦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對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勸你去做教習,你卻去做學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347

    奮起直追

    成語拼音:
    fèn qǐ zhí zhuī
    成語解釋: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9回:“義無反顧,惟有群策群力,奮起直追,迅電華會代表,堅持原案。”
    348

    夫榮妻貴

    成語拼音:
    fū róng qī guì
    成語解釋:
    榮:本指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丈夫榮耀顯達;妻子也跟著尊貴起來。
    成語出處:
    《儀禮 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
    349

    逢人說項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成語出處:
    唐 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350

    俯首就縛

    成語拼音:
    fǔ shǒu jiù fù
    成語解釋:
    低下頭讓人捆綁。形容無法反抗或自愿認罪。
    成語出處:
    351

    俯首就擒

    成語拼音:
    fǔ shǒu jiù qín
    成語解釋:
    低頭受擒拿
    成語出處:
    352

    蝮螫解腕

    成語拼音:
    fù shì jiě wàn
    成語解釋:
    螫:蜂螫;解:放棄。手腕被蝮蛇咬傷,應立即截斷,以免危及生命。比喻面臨危險,必須棄小求大
    成語出處:
    元·王惲《雙廟懷古》詩:“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腹螫解腕。”
    353

    逢山開路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
    成語解釋: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354

    焚書坑儒

    成語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成語解釋: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書經》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成語出處:
    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355

    發上指冠

    成語拼音:
    fā shàng zhǐ guàn
    成語解釋:
    毛發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盜跖聞之,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356

    犯上作亂

    成語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語解釋:
    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357

    奉頭鼠竄

    成語拼音:
    fèng tóu shǔ cuàn
    成語解釋:
    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成語出處:
    《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黡、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358

    翻天作地

    成語拼音:
    fān tiān zuò dì
    成語解釋:
    猶言翻天覆地。形容鬧得很兇。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359

    飛土逐肉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ròu
    成語解釋:
    見“飛土逐害”。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夫飛土逐肉,兒戲之常。”
    360

    飛土逐宍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ròu
    成語解釋:
    宍:同“肉”,指禽獸。拋擲土丸以驅逐禽獸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之謂也。”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