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261

    杜門卻掃

    成語拼音:
    dù mén què sǎo
    成語解釋:
    杜:關上。關上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指閉門謝客,清靜自適
    成語出處:
    《魏書 逸士傳 李謐》:“杜門卻掃,棄產營書。”
    262

    得馬生災

    成語拼音:
    dé mǎ shēng zāi
    成語解釋: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后以“得馬生災”謂因福而得禍。
    成語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263

    等米下鍋

    成語拼音:
    děng mǐ xià guō
    成語解釋:
    比喻生活困難,缺少錢用。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豈但不肯多出錢,照時值估價,還要少幾兩,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鍋,要殺我的巧。”
    264

    杜門謝客

    成語拼音:
    dù mén xiè kè
    成語解釋:
    閉門謝絕賓客。指不與外界來往。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東園》詩:“杜門謝客恐生謗,且作人間鵬鷃游。”
    265

    杜門自絕

    成語拼音:
    dù mén zì jué
    成語解釋:
    杜門:關門不出;絕:斷絕。閉門不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成語出處:
    《漢書·張陳王周傳贊》:“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王陵庭爭,杜門自絕,亦各其志也。”
    266

    杜門自守

    成語拼音:
    dù mén zì shòu
    成語解釋:
    關閉大門,安分守已。
    成語出處:
    《漢書·孔光傳》:“光退閭里,杜門自守。”
    267

    得便宜賣乖

    成語拼音:
    dé pián yí mài guāi
    成語解釋:
    得到好處或實惠賣弄乖巧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真是名利雙收,得了便宜賣了乖,再也沒有這么美的事了。”
    268

    滴水成冰

    成語拼音:
    dī shuǐ chéng bīng
    成語解釋:
    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成語出處:
    宋 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成冰。”
    269

    滴水穿石

    成語拼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成語解釋:
    滴水可把石頭打穿。比喻雖然力量小;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也作“水滴石穿”。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270

    鼎折覆餗

    成語拼音:
    dǐng shé fù yǎn
    成語解釋: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孔穎達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兇。”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災禍。
    成語出處:
    《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271

    得勝回朝

    成語拼音:
    dé shèng huí cháo
    成語解釋:
    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見;處理政事的地方。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報功。泛指取得勝利或完成任務后喜洋洋地回來。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小尉遲》:“若得勝還朝,圣人自有加官賜賞哩。”
    272

    斷手續玉

    成語拼音:
    duān shóu xù yù
    成語解釋:
    斷:砍下;續:接上。砍下手來再接上一塊玉。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韓非子·用人》:“不察私門之內,輕慮重事,厚德迫禍,是斷手而續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禍。”
    273

    頓首再拜

    成語拼音:
    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語解釋: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札中常用作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語。
    成語出處: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于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274

    睹始知終

    成語拼音:
    dǔ shǐ zhī zhōng
    成語解釋:
    謂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故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275

    登臺拜將

    成語拼音:
    dēng tái bài jiàng
    成語解釋:
    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同“登壇拜將”。
    成語出處: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臺拜將之榮。”
    276

    登壇拜將

    成語拼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成語出處:
    唐 楊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貞觀八年詔特進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將,授鉞行師。”
    277

    點鐵成金

    成語拼音:
    diǎn tiě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藥將鐵(石)點化成金子;現多比喻修改文章、繪畫或摘引詞句略加改即成佳作妙語。也比喻教師善于開導學生。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278

    掇臀捧屁

    成語拼音:
    duō tún pěng pì
    成語解釋:
    形容拍馬討好的丑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白長吉自捱進了身子,無一日不來掇臀捧屁。”
    279

    登堂入室

    成語拼音:
    dēng táng rù shì
    成語解釋:
    堂:古代宮室的前廳;室:古代宮里的后屋。登上廳堂;再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成語出處:
    宋 吳坰《五總志》:“如徐師川、余荀龍、洪玉父昆弟、歐陽元老,皆黃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
    280

    低頭認罪

    成語拼音:
    dī tóu rèn zuì
    成語解釋:
    低下頭承認自己的罪行
    成語出處:
    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才使得大量的反革命分子沒有藏身之所,而不得不低頭認罪、接受改造和重新做人嗎?”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