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成語 (1030個)

    861

    下喬入幽

    成語拼音:
    xià qiáo rù yōu
    成語解釋:
    原指鳥兒從高樹上下來,鉆進幽深的山谷。比喻棄明從暗,或從良好的處境轉入惡劣的處境。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862

    徇情枉法

    成語拼音:
    xùn qíng wǎng fǎ
    成語解釋:
    指曲從私情;歪曲和破壞法律;胡亂斷案。徇:曲從;枉:使歪曲。
    成語出處:
    元 王謦《中書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為徇情枉法之私。”
    863

    洗手不干

    成語拼音:
    xǐ shǒu bù gàn
    成語解釋:
    把手洗干凈休息了。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小人從前原也作些小道兒上的買賣,后來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個夫頭。”
    864

    信手拈來

    成語拼音:
    xìn shǒu niān lái
    成語解釋:
    隨手拿來。多形容說話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例證豐富;選用時顯得輕松自如;不必費心尋找。信手:隨手;拈:用指頭夾取東西。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865

    梟首示眾

    成語拼音:
    xiāo shǒu shì zhòng
    成語解釋:
    斬首懸示于眾。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該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決不待時。”
    866

    銜石填海

    成語拼音:
    xián shí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后因以“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斗到底。
    成語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867

    徇私舞弊

    成語拼音:
    xùn sī wǔ bì
    成語解釋: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舞弊,克減酒肉。”
    868

    熏陶成性

    成語拼音:
    xūn táo chéng xìng
    成語解釋:
    熏陶:感化,培養;性:習慣。經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種習性。
    成語出處:
    《宋史·程頤傳》:“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熏陶成性。”
    869

    相體裁衣

    成語拼音:
    xiàng tǐ cái yī
    成語解釋:
    相:視。量體裁衣,比喻根據實際具體情況而做出計劃和行事
    成語出處:
    清·李漁《巧團圓·認母》:“且把他性情伎倆數說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來,然后相體裁衣,把個地位安頓他便了。”
    870

    馨香禱祝

    成語拼音:
    xīn xiāng dǎo zhù
    成語解釋:
    指燒著香虔誠地向神或佛祈禱祝愿。馨香:燒香的香味;指燒香。
    成語出處:
    《尚書 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871

    先小人后君子

    成語拼音: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
    成語解釋:
    先不講客氣,說明條件,按章辦事,然后再講禮貌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872

    洗心自新

    成語拼音:
    xǐ xīn zì xīn
    成語解釋:
    自新:自己改正錯誤。清洗邪惡的心思,改過自新。比喻徹底悔改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志·謝花六》:“其黨康花七者,家已豐余,欲洗心自新,佯為出探官軍,密以告尉。”
    873

    習以成風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fēng
    成語解釋:
    風:風氣。習慣了,就形成了風氣
    成語出處:
    宋·朱熹《諫諍》:“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擇其不敢言之甚者為臺諫,習以成風,如何做得事。”
    874

    習以成俗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俗:習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做,成了習俗。
    成語出處:
    《魏書 高允傳》:“雖條旨久頒,而俗不革變。將由居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以成俗,教化陵遲,一至于斯。”
    875

    相沿成習

    成語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xí
    成語解釋:
    依照相傳下來的一套慢慢地成了習慣。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在石湖,若干年來相沿成習,所有的紅白喜事,大小壽慶,逢年過節,請客送禮,少不了一條紅荷包鯉。”
    876

    習以成性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xìng
    成語解釋:
    習:習慣。習慣了就養成了性格
    成語出處:
    《晉書·王導傳》:“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877

    信以為真

    成語拼音:
    xìn yǐ wéi zhēn
    成語解釋: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信以為真,把他十分敬重。”
    878

    先斬后聞

    成語拼音:
    xiān zhǎn hòu wén
    成語解釋: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賜勢劍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斬后聞。”
    879

    先斬后奏

    成語拼音:
    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語解釋:
    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陳述或請示報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梁臣傳 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
    880

    喜則氣緩

    成語拼音:
    xǐ zé qì huǎn
    成語解釋:
    氣緩:心氣舒緩或和達。喜能使人精神興奮,心情和達,氣機通利
    成語出處:
    《素問·舉痛論》:“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 連動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