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成語 (1030個)

    381

    割臂盟公

    成語拼音:
    gē bì méng gōng
    成語解釋: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約。原指春秋戰國時魯莊公與孟任割破胳臂,訂下婚約。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寧約(指男女秘訂婚約)。
    成語出處: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382

    功成身退

    成語拼音: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成語解釋: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隱退,不再復出。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83

    狗惡酒酸

    成語拼音:
    gǒu è jiǔ suān
    成語解釋:
    比喻環境險惡,使人裹足不前。
    成語出處:
    漢 韓嬰《韓詩外傳》:“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然至酒酸而不售。問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輒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384

    感恩圖報

    成語拼音:
    gǎn ēn tú bào
    成語解釋:
    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成語出處:
    宋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385

    改惡向善

    成語拼音:
    gǎi è xiàng shàn
    成語解釋: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齊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題妄想貪嗔,從今改惡向善,朝上帝禮拜三清。”
    386

    改惡行善

    成語拼音:
    gǎi è xíng shàn
    成語解釋:
    不再做惡,轉做好事。
    成語出處: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學,熟尋此文,改惡行善,速登神仙。”
    387

    革凡成圣

    成語拼音:
    gé fán chéng shèng
    成語解釋:
    革除凡習,成為圣哲。
    成語出處: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為化既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388

    革凡登圣

    成語拼音:
    gé fán dēng shèng
    成語解釋:
    見“革凡成圣”。
    成語出處:
    隋煬帝《答釋智顗遺旨書》:“世世生生,師資不闕,革凡登圣,給侍無虧。”
    389

    改過從善

    成語拼音:
    gǎi guò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樣勸喻,便能改過從善。如此可見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轉念耳。”
    390

    掛冠而去

    成語拼音:
    guà guān ér qù
    成語解釋:
    冠:官帽。指辭去官職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391

    掛冠歸去

    成語拼音:
    guà guān guī qù
    成語解釋: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成語出處:
    《后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392

    掛冠歸隱

    成語拼音:
    guà guān guī yǐn
    成語解釋:
    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歸隱
    成語出處:
    魯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餅,極口嘆賞它的清香,說自己明天就要掛冠歸隱,去享這樣的清福。”
    393

    蓋棺論定

    成語拼音:
    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語解釋:
    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論。人死后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成語出處:
    《明史 劉大夏傳》:“人生蓋棺論定,一日未死,即一日憂責未已。”
    394

    割股療親

    成語拼音:
    gē gǔ liáo qīn
    成語解釋:
    股:大腿。舊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2回:“妯娌兩個商議,說要割股療親,可以回生起死。”
    395

    刮骨去毒

    成語拼音:
    guā gǔ qù dú
    成語解釋: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肩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396

    改過遷善

    成語拼音:
    gǎi guò qiān shàn
    成語解釋: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成語出處: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397

    觀過知仁

    成語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語解釋: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398

    改過自新

    成語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成語解釋:
    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399

    過河拆橋

    成語拼音:
    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語解釋:
    自己過了河;就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腳踢開。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400

    過化存神

    成語拼音:
    guò huà cún shén
    成語解釋:
    過:經過;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 連動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