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動式成語 (1030個)
-
281
掉頭鼠竄
- 成語拼音:
- diào tóu shǔ cuàn
- 成語解釋:
- 轉過頭來像老鼠一樣逃竄。形容狼狽逃竄。
- 成語出處:
- 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他怎肯網開三面漫相遮,教我掉頭鼠竄無寧貼。”
-
282
得兔忘蹄
- 成語拼音:
- dé tù wàng tí
- 成語解釋:
- 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283
睹物懷人
- 成語拼音:
- dǔ wù huái rén
- 成語解釋:
- 睹:看見;懷:想念。看見死去或離去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形容深切的懷念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還魂記·憶女》:“睹物懷人,人去物華銷盡,道的個仙果難成、名花易殞。”
-
284
睹物傷情
- 成語拼音:
- dǔ wù shāng qíng
- 成語解釋:
- 看到東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傷感動情。形容深切的懷念。睹:看見。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今雖年久,尚然記憶。睹物傷情,不覺哀泣。”
-
285
睹物興情
- 成語拼音:
- dǔ wù xīng qíng
- 成語解釋:
- 見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種感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
-
286
睹微知著
- 成語拼音:
- dǔ wēi zhī zhù
- 成語解釋:
-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
287
丟下耙兒弄掃帚
- 成語拼音:
-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 成語解釋:
-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
288
擔雪塞井
- 成語拼音:
- dān xuě sāi jǐng
- 成語解釋:
-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 成語出處:
- 唐 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
-
289
得意忘筌
- 成語拼音:
- dé yì wàng quán
- 成語解釋:
- 捕得魚后;忘了捕魚的竹器。比喻達到目的之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
- 成語出處:
- 《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290
得一望十
- 成語拼音:
- dé yī wàng shí
- 成語解釋:
- 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貪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
-
291
得意忘形
- 成語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成語解釋: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
292
得意忘言
- 成語拼音:
- dé yì wàng yán
- 成語解釋:
- (語言是表達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記住言辭了。現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293
睹影知竿
- 成語拼音:
- dǔ yǐng zhī gān
- 成語解釋:
- 睹:見;竿:竹竿。看見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長短曲直。比喻從側面烘托可以顯示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睹影知竿乃妙。”
-
294
打腫臉充胖子
- 成語拼音:
-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295
戴罪立功
- 成語拼音:
- dài zuì lì gōng
- 成語解釋:
- 身負罪責;爭取立下功勞;借以贖罪。
- 成語出處:
- 《明史 史可法傳》:“以平賊逾期,戴罪立功。”
-
296
打腫臉裝胖子
- 成語拼音:
- 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能耐或內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
297
斷織勸學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成語解釋: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
298
斷章取義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成語解釋:
-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
299
斷章取意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成語解釋:
- 見“斷章取義”。
- 成語出處:
- 唐·張鷟《游仙窟》:“斷章取意,唯須得情,若不愜當,罪有科罰。”
-
300
睹著知微
- 成語拼音:
- dǔ zhù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從明顯的表象,推知到隱微的內情。
- 成語出處:
- 《文選 王粲〈贈文叔良〉詩》:“探情以華,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絕書》:‘子胥曰: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己。’”
* 連動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