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補充式成語 (833個)

    761

    忠鯁不撓

    成語拼音:
    zhōng gěng bù náo
    成語解釋:
    鯁:魚刺,引申為直。指忠誠正直,不肯屈服
    成語出處:
    《晉書·劉頌傳論》:“逮元康之間,賊臣專命,舉朝戰栗,茍避俎醯,頌以此時,忠鯁不撓。”
    762

    追悔不及

    成語拼音:
    zhuī huǐ bù jí
    成語解釋:
    悔恨過去的往事,卻已經難以挽回了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齊推女》:“有頃,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傷痛女冤橫,追悔不及。”
    763

    追悔莫及

    成語拼音:
    zhuī huǐ mò jí
    成語解釋:
    后悔也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
    漢 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764

    走火入魔

    成語拼音:
    zǒu huǒ rù mó
    成語解釋:
    走火:過頭。對某種事物迷戀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來妙玉觀棋聽琴,走火入魔;寶玉拋了通靈玉,著了紅袈裟,回頭是岸。”
    765

    拄笏西山

    成語拼音:
    zhǔ hù xī shān
    成語解釋:
    見“拄笏看山”。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766

    自救不暇

    成語拼音:
    zì jiù bù xiá
    成語解釋:
    解救自己都來不及。指無力再幫助他人。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今殘孽雖窮蹙日甚,自救不暇,尚慮其逆帥望秋高馬肥之便,蓄突圍拒轍之謀。”
    767

    招架不住

    成語拼音:
    zhāo jià bù zhù
    成語解釋:
    抵擋不了或沒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內便走。”
    768

    拄頰看山

    成語拼音:
    zhǔ jiá kàn shān
    成語解釋:
    同“拄笏看山”。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次胡經仲知丞贈別韻》:“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頰看山意最真。”
    769

    卓絕千古

    成語拼音:
    zhuó jué qiān gǔ
    成語解釋:
    卓絕:程度達到極點,超過一切。超過以往的一切人。
    成語出處:
    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子胥始東奔勾吳,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傷弓于飛。逼迫于昭關,匍匐于瀨者。舍車而徒,告窮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壺漿。全人自沉,形與口滅。卓絕千古,聲凌浮云。激節必報之仇,雪誠無疑之地。難乎哉!”
    770

    自絕于人

    成語拼音:
    zì jué yú rén
    成語解釋:
    絕:斷。自己斷絕了跟別人的關系。指做了對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成語出處:
    771

    直口無言

    成語拼音:
    zhí kǒu wú yán
    成語解釋:
    猶言啞口無言。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被他罵的直口無言。”
    772

    舳艫千里

    成語拼音:
    zhú lú qiān lǐ
    成語解釋:
    舳:船尾;艫:船頭;舳艫: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絕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773

    珠履三千

    成語拼音:
    zhū lǚ sān qiān
    成語解釋:
    珠履:綴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貴賓眾多
    成語出處:
    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
    774

    征斂無度

    成語拼音:
    zhēng liǎn wú dù
    成語解釋:
    征:征收。斂:聚。指統治者無限度地強征捐稅,搜刮百姓財富。亦作“征斂無期”。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征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
    775

    征斂無期

    成語拼音:
    zhēng liǎn wú qī
    成語解釋:
    斂:收,聚。指統治者向人民無限度地征收錢糧財物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懷寵》:“征斂無期,來索無厭。”
    776

    捉摸不定

    成語拼音:
    zhuō mō bù dìng
    成語解釋:
    估量不透。捉摸:猜測,預料。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卻說朱武、楊春兩個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777

    執迷不反

    成語拼音:
    zhí mí bù fǎn
    成語解釋:
    見“執迷不返”。
    成語出處: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778

    執迷不返

    成語拼音:
    zhí mí bù fǎn
    成語解釋:
    亦作“執迷不反”。猶執迷不悟。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
    779

    執迷不醒

    成語拼音:
    zhí mí bù xǐng
    成語解釋:
    猶執迷不悟。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淚。”
    780

    置棋不定

    成語拼音:
    zhì qí bù dìng
    成語解釋:
    置:放。指下棋時不知怎樣下子才好。比喻遇事猶疑不決
    成語出處:
    宋·李綱《議責成》:“譬猶奕者,置棋不定,不足以勝敵。”
    * 補充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