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補充式成語 (833個)

    501

    掃地無余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ú
    成語解釋:
    同“掃地俱盡”。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齊李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余。”
    502

    掃地無遺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í
    成語解釋:
    見“掃地無余”。
    成語出處: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
    503

    掃地以盡

    成語拼音:
    sǎo dì yǐ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干凈。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民議 禁早婚議》:“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將掃地以盡。”
    504

    食古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gǔ bù huà
    成語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成語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505

    守節不回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huí
    成語解釋:
    守節:堅守節操;移:改變。堅守節操而不動搖
    成語出處:
    《舊唐書·肅銑等傳論》:“輔公拓竊兵反叛,王雄誕守節不回,訓子孫以忠貞,感士庶之流涕。”
    506

    舌撟不下

    成語拼音:
    shé jiǎo bù xià
    成語解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成語出處:
    《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507

    守節不移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yí
    成語解釋: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亦作“守節不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節士》:“子為父死無所恨,守節不移,雖有鈇鉞湯鑊之誅而不懼也。”
    508

    神交已久

    成語拼音:
    shén jiāo yǐ jiǔ
    成語解釋: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形容雖然并沒有見過面,但彼此精神相通,傾慕已久
    成語出處:
    《追求》:“說里‘神交已久’,他接著便稱贊仲昭的眼光是合乎他們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的。”
    509

    守口如瓶

    成語拼音:
    shǒu kǒu rú píng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成語出處:
    唐 道世《諸經要集 擇交部 懲過》:“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510

    水潑不進

    成語拼音:
    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嚴密。比喻一個人不接受意見或者一個單位拒絕和外界來往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回:“說著運動雙戟,正是戰鋒如刺,水潑不進。”
    511

    身貧如洗

    成語拼音:
    shēn pín rú xǐ
    成語解釋:
    身:自身。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么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如今梁鴻學成滿腹文章,爭奈身貧如洗,沿門題筆為生。”
    512

    世情如紙

    成語拼音:
    shì qíng rú zhǐ
    成語解釋:
    世情:世態人情。社會上人情像紙一樣薄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
    513

    視人如子

    成語拼音:
    shì rén rú zǐ
    成語解釋:
    見“視民如子”。
    成語出處:
    唐·張說《河西節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鄉神道碑》:“其在軍州,傾心下士,視人如子,無約而視附,不言而條理。”
    514

    殺人盈野

    成語拼音:
    shā rén yíng yě
    成語解釋:
    被殺死的人布滿原野。形容殺人極多。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515

    誓死不從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cóng
    成語解釋:
    從:服從。發誓就是死也不服從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從,而衣裳遠避也。”
    516

    誓死不二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語解釋: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變。至死也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夏三蟲》:“被吃者也無須在被吃之前,先承認自己之理應被吃,心悅誠服,誓死不二。”
    517

    誓死不貳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語解釋: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貞不渝或意志堅定專一。
    成語出處:
    《宋書·鄧琬傳》:“宜速處分,為一戰之資,當停據盆城,誓死不貳。”
    518

    食生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shēng bù huà
    成語解釋:
    謂生吞活剝,不善靈活運用。
    成語出處:
    清·張謙宜《繭齋詩談·統論》:“即如詩家臨摹老杜,豈不名手,然食生不化,反受其累。”
    519

    誓死不渝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yú
    成語解釋:
    立誓至死不變。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上裴相乞討黃賊狀》:“陣力之志,誓死不渝。”
    520

    喪失殆盡

    成語拼音:
    sàng shī dài jì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 補充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