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成語 (246個)
-
41
狐假虎威
- 成語拼音:
- hú jiǎ hǔ wēi
- 成語解釋:
- 假:假借;憑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
42
狐藉虎威
- 成語拼音:
- hú jiè hǔ w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仰仗別人威勢或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同“狐假虎威”。
- 成語出處:
- 《宋書 恩幸傳序》:“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內有專用之功。”
-
43
虎踞龍盤
- 成語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成語解釋:
- 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
44
虎口拔牙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bá yá
- 成語解釋:
-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著極大危險去做某一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 弦濟《一山國師語錄》:“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
45
虎窟龍潭
- 成語拼音:
- hǔ kū lóng tán
- 成語解釋:
- 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元 汪元亨《沉醉東風 歸田》:“怕筑成傳說墻,愁扳折朱云檻,急跳出虎窟龍潭。”
-
46
虎口逃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táo shēng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也作“虎口余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朱砂擔滴水浮漚記》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騰騰再不消停。”
-
47
虎落平川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成語解釋:
-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48
虎落平陽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成語解釋:
- 老虎離開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49
虎入羊群
- 成語拼音:
- hǔ rù yáng qún
- 成語解釋:
- 老虎進入羊群。形容強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
50
虎視耽耽
- 成語拼音:
- hǔ shì dān dān
- 成語解釋:
- 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
- 成語出處:
- 《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
51
虎頭虎腦
- 成語拼音:
- hǔ tóu hǔ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
52
虎尾春冰
- 成語拼音:
- hǔ wěi chūn bīng
- 成語解釋: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成語出處:
- 《尚書 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53
虎穴龍潭
- 成語拼音:
- hǔ xué lóng tán
- 成語解釋:
-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將又戰在虎穴龍潭之中。”
-
54
九關虎豹
- 成語拼音:
- jiǔ guān hǔ bào
- 成語解釋:
- 比喻兇殘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 成語出處:
- 語出《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宋·趙癯齋《買陂塘(聞掀髯)》詞:“功名事,不信朝鱗暮羽。九關虎豹如許。”
-
55
假虎張威
- 成語拼音:
- jiǎ hǔ zhāng wēi
- 成語解釋:
- 猶言狐假虎威。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費盡他機智,只是要貪名固位,假虎張威。”
-
56
拒狼進虎
- 成語拼音:
- jù láng jìn hǔ
- 成語解釋:
- 見“拒虎進狼”。
- 成語出處:
- 呂志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
57
酒龍詩虎
- 成語拼音:
- jiǔ lóng shī hǔ
- 成語解釋:
- 見“酒虎詩龍”。
- 成語出處:
- 清·丘逢甲《飲鎮平都司署賞菊為題宋人所畫報捷圖》詩:“粵水閩山文武會,酒龍詩虎主賓才。”
-
58
苛政猛于虎
- 成語拼音: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 成語解釋:
- 苛政: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賦稅等。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
59
狼蟲虎豹
- 成語拼音:
- láng chóng hǔ bào
- 成語解釋:
- 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 成語出處:
-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著什么狼蟲虎豹。”
-
60
狼餐虎噬
- 成語拼音:
- láng cān hǔ shì
- 成語解釋:
-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凈盤將軍,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將各樣好下飯,狼餐虎噬,則一頓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號為凈盤將軍。”
* 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