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聯合式 (19054個)

    921

    粗粗笨笨

    成語拼音:
    cū cū bèn bèn
    成語解釋:
    指物體笨重或人不靈巧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9章:“登云雖然表面上看來粗粗笨笨,但這人有心計,辦事能下手!”
    922

    此唱彼和

    成語拼音:
    cǐ chàng bǐ hè
    成語解釋:
    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成語出處:
    清 陳田《序》:“與前七子隔絕數十年,而此唱彼和,聲應氣求,若出一軌。”
    923

    長春不老

    成語拼音:
    cháng chún bù lǎo
    成語解釋:
    猶言長生不老。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 李道人獨步云門》:“各要尋幾件希奇禮物上壽,祝他個長春不老。”
    924

    參差不齊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
    925

    舛錯不齊

    成語拼音:
    chuǎn cuò bù qí
    成語解釋:
    參差錯雜
    成語出處:
    926

    超塵拔俗

    成語拼音:
    chāo chén bá sú
    成語解釋:
    塵、俗:佛教稱塵世、人間;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蓋登太山而小天下,觀于海者難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遠雖其不逮,猶足以超世拔俗矣。”
    927

    參差不一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yī
    成語解釋:
    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禮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參差不一,宜有定制。”《隋書 后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歷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928

    參錯重出

    成語拼音:
    cēn cuò chóng chū
    成語解釋:
    參錯:參差錯落。許多事物交錯在一起不斷出現。形容事物錯綜復雜
    成語出處:
    唐·韓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萬端千緒,參錯重出。”
    929

    蚩蚩蠢蠢

    成語拼音:
    chī chī chǔn chǔn
    成語解釋:
    蚩:癡呆,愚蠢。指愚笨蠢動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930

    寸長尺短

    成語拼音:
    cùn cháng chǐ duǎn
    成語解釋:
    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喻人各有長處和短處。亦指微才薄技。
    成語出處:
    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931

    鏟草除根

    成語拼音:
    chǎn cǎo chú gēn
    成語解釋:
    鏟:消滅;除:去掉。除草時要連根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
    成語出處:
    明·沈鯨《雙珠記·協謀誣訟》:“自古道殺人見血,鏟草除根。”
    932

    吹唇唱吼

    成語拼音:
    chuī chún chàng hǒu
    成語解釋:
    形容喧鬧喊叫。
    成語出處:
    《南史·侯景傳》:“丑徒數萬,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933

    寸長尺技

    成語拼音:
    cùn cháng chǐ jì
    成語解釋:
    猶言微才薄技。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孟嘗君平時養了許多客,今脫秦難,卻得此小人之力,可見天下寸長尺技,俱有用處。”
    934

    參差錯落

    成語拼音:
    cēn cī cuò luò
    成語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不一齊都響,亦復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935

    超塵出俗

    成語拼音:
    chāo chén chū sú
    成語解釋:
    塵、俗:指塵世、人間;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后多形容才德遠遠超過平常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劉孝標注引謝承《后漢書》:“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絕俗。
    936

    重重疊疊

    成語拼音: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成語解釋: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或指反反復復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
    937

    粗茶淡飯

    成語拼音:
    cū chá dàn fàn
    成語解釋:
    粗:粗糙;淡飯:指沒有多少下飯的菜。指粗糙簡單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清苦。也作“淡飯粗茶”。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自號四休居士。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
    938

    層出迭見

    成語拼音:
    céng chū dié jiàn
    成語解釋:
    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成語出處:
    清 紀昀《目錄后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迭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939

    層出疊見

    成語拼音:
    céng chū dié jiàn
    成語解釋:
    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成語出處:
    清 紀昀《目錄后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940

    重床疊架

    成語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jià
    成語解釋:
    比喻重復繁多。
    成語出處:
    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疊架的法令,何嘗不嚴密堂皇,然而,解決了問題么?”
    * 聯合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