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聯合式成語 (19054個)

    81

    挨門逐戶

    成語拼音:
    āi mén zhú hù
    成語解釋:
    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1回:“寫出岳元帥父子受屈情由,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爺申冤。”
    82

    按名責實

    成語拼音:
    àn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按照事物名稱,要求與實相符。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請許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夫求才貴廣,考課貴精。求廣在于各舉所知,長吏之薦擇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責實,宰臣之序進是也。”
    83

    騃女癡兒

    成語拼音:
    ái nǚ chī ér
    成語解釋:
    指迷戀于情愛的男女。
    成語出處:
    清 徐昂發《宮詞》之五五:“百回過錦人間戲,騃女癡兒總未真。”
    84

    騃女癡男

    成語拼音:
    ái nǚ chī nán
    成語解釋:
    指迷戀于情愛的男女。
    成語出處:
    宋 徐鉉《新月賦》:“乃有騃女癡男,朱顏稚齒,欣春物之駘蕩,登春臺之靡辷。”
    85

    安內攘外

    成語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成語解釋: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成語出處: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86

    安貧樂道

    成語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成語解釋:
    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韋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87

    安貧樂賤

    成語拼音:
    ān pín lè jiàn
    成語解釋:
    安于貧賤,并以此為樂。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蔡邕傳》:“夫子生清穆之世,稟醇和之靈,覃思典籍,韞櫝六經,安貧樂賤,與世無營。”
    88

    安貧守道

    成語拼音:
    ān pín shǒu dào
    成語解釋:
    道:主張、學說。安于貧窮,恪守信仰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89

    鞍前馬后

    成語拼音:
    ān qián mǎ hòu
    成語解釋: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成語出處:
    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
    90

    熬清受淡

    成語拼音:
    áo qīng shòu dàn
    成語解釋:
    熬:忍受。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成語出處:
    清 陶貞懷《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為人子者,反在房中與妻享用,真所謂狗彘不如了。”
    91

    熬清守淡

    成語拼音:
    áo qīng shǒu dàn
    成語解釋: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某不肖,將家私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淡。”
    92

    按強助弱

    成語拼音:
    àn qiáng zhù ruò
    成語解釋:
    按:抑制。抑制強暴,扶助弱小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管仲《管子 霸言》:“按強助弱,圉暴止貪,存亡定危。”
    93

    岸然道貌

    成語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成語解釋:
    指嚴肅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94

    愛人好士

    成語拼音:
    ài rén hào shì
    成語解釋:
    愛護、重視人才。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圣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95

    愛人利物

    成語拼音:
    ài rén lì wù
    成語解釋:
    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
    96

    暗弱無斷

    成語拼音:
    àn ruò wú duàn
    成語解釋:
    愚昧軟弱,沒有決斷。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卷九十一 晉元帝太興三年》:“(司馬保)好讀書而暗弱無斷,故及于難”。
    97

    愛日惜力

    成語拼音:
    ài rì xī lì
    成語解釋:
    珍惜時間,不虛擲精力。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和傳》:“且志士愛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恥非其次。”
    98

    礙上礙下

    成語拼音:
    ài shàng ài xià
    成語解釋:
    礙:妨礙。妨礙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成語出處:
    99

    安時處順

    成語拼音:
    ān shí chǔ shùn
    成語解釋:
    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來;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100

    安神定魄

    成語拼音:
    ān shén dìng pò
    成語解釋:
    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穩定神智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被眾人扶入寢室,一夜穩睡。”
    * 聯合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