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聯合式成語 (19054個)

    501

    百了千當

    成語拼音:
    bǎi liǎo qiān d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妥貼,有著落。
    成語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普鑒佛慈禪師》:“不如屏凈塵緣,豎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當,向水邊林下,長養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養。”
    502

    鄙俚淺陋

    成語拼音:
    bǐ lǐ qiǎn lòu
    成語解釋:
    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談粗俗淺薄
    成語出處:
    宋 王儻《唐語林 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對皆鄙俚。”
    503

    傍柳隨花

    成語拼音:
    bàng liǔ suí huā
    成語解釋:
    春天依倚花草柳樹而游樂的情調。比喻狎妓
    成語出處:
    北宋·程顥《春日偶成詩》:“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504

    抱令守律

    成語拼音:
    bào lìng shǒu lǜ
    成語解釋: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時舍,便云我能平獄。”
    505

    報李投桃

    成語拼音:
    bào lǐ tóu táo
    成語解釋: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506

    畢力同心

    成語拼音:
    bì lì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齊心協力。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賜渾瑊詔書為取散失內人等議狀》:“畢力同心,共平多難,止土崩于絕岸,收板蕩于橫流。”
    507

    卑陋齷齪

    成語拼音:
    bēi lòu wò chuò
    成語解釋:
    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亦作“卑鄙齷齪”。
    成語出處: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追悼》:“他們那種卑陋齷齪的性質,終久是改不了的!”
    508

    避李嫌瓜

    成語拼音:
    bì lǐ xián guā
    成語解釋: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509

    撥亂興治

    成語拼音:
    bō luàn xīng zhì
    成語解釋:
    撥:治理;興:興起。平定亂世,進行治理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贊》:“為會稽太守,撥亂興治,立文學,學徒以千數。”
    510

    變醨養瘠

    成語拼音:
    biàn lí yǎng jí
    成語解釋:
    使薄酒變醇,瘠土變得肥沃。比喻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一:“公所到處,便能變醨養瘠,元氣昭回:古今人若一轍。”
    511

    百六陽九

    成語拼音:
    bǎi liù yáng jiǔ
    成語解釋:
    百六:古代認為4617歲為1元,初入元106歲;陽九:106歲中有災歲9。指災難年份或厄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律歷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陽九。”
    512

    撥亂誅暴

    成語拼音:
    bō luàn zhū bào
    成語解釋:
    撥:治理;誅:殺戮。平定亂世,誅殺強暴,使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于漢家。”
    513

    暴戾恣睢

    成語拼音:
    bào lì zì suī
    成語解釋:
    暴戾:殘暴兇狠;恣睢:橫行霸道。形容兇狠殘暴;任意妄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
    514

    暴厲恣睢

    成語拼音:
    bào lì zí suī
    成語解釋:
    暴:殘暴;恣睢:橫行霸道,任意妄為。形容殘暴兇狠,恣意橫行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12回:“這位新官,或是慈祥愷惻,叫人感恩,或是暴厲恣睢,叫人畏懼。”
    515

    半明半暗

    成語拼音:
    bàn míng bàn àn
    成語解釋:
    光線不充足
    成語出處:
    余華《活著》:“燈光在他臉上一閃一閃,那張臉半明半暗,他弓著背咳嗽連連。”
    516

    不明不暗

    成語拼音:
    bù míng bù àn
    成語解釋:
    明:明亮;暗:昏暗。事實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顯,也不怎么秘密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517

    背盟敗約

    成語拼音:
    bèi méng bài yuē
    成語解釋:
    背:違背。盟、約:誓約。敗:敗壞。指撕毀。背叛誓言,撕毀盟約。
    成語出處:
    宋·蘇轍《六國論》:“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518

    白眉赤眼

    成語拼音:
    bái méi chì yǎn
    成語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補遺四 神名誤稱》:“京師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兒者,必大恨成貿首仇,其猥賤可知。狹邪諱之,乃駕名于關侯。”
    519

    蓽門圭竇

    成語拼音:
    bì mén guī dòu
    成語解釋:
    篳門: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當履其道,免筆誅口伐于蓽門閨竇之間。”
    520

    篳門閨竇

    成語拼音:
    bì mén guī dòu
    成語解釋:
    篳門:柴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門洞。形容窮苦人家的住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杜預注:“篳門,柴門;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 聯合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