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式成語 (19054個)
-
421
保家衛國
- 成語拼音:
- bǎo jiā wèi guó
- 成語解釋:
- 保衛家鄉和祖國。
- 成語出處:
- 冰心《跟小朋友談訪埃觀感》:“在保家衛國的強烈感情里,我們兩國人民是血肉相連的!”
-
422
避跡違心
- 成語拼音:
- bì jì wéi xīn
- 成語解釋:
- 指違背本意而隱匿。
- 成語出處:
- 清 陳確《答張考夫書》:“其為荊公與非荊公,亦難逃后世之公,某萬不敢避跡違心,以負兄夙所教督之意。”
-
423
彼竭我盈
- 成語拼音:
- bǐ jié wǒ yíng
- 成語解釋:
-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424
冰肌雪腸
- 成語拼音:
- bīng jī xuě ch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冰肌雪腸原自同,鐵心石腹何愁凍。吐不盡鵑血滿胸。”
-
425
冰肌雪膚
- 成語拼音:
- bīng jī xuě fū
- 成語解釋:
- 像冰一樣的肌膚。形容女子潔美的體膚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澳門花園聽夷女洋琴歌》序:“鼓罷復出其二子,長者九歲,冰肌雪膚,瞳翦秋水,中原未之見也。”
-
426
保境息民
- 成語拼音:
- bǎo jìng xī mín
- 成語解釋:
- 保衛國家邊疆,使人民得以安寧。
- 成語出處:
- 《周書 劉雄傳》:“先是,國家與齊通好,約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擾。”
-
427
比肩系踵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xì zhǒng
- 成語解釋:
- 猶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韋嗣立傳》:“今之取人,未試而遽遷,務進徼幸,比肩系踵。”
-
428
別居異財
- 成語拼音:
- bié jū yì cái
- 成語解釋:
- 指另立門戶,各蓄家產。
- 成語出處:
- 清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 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婦,與父母別居異財,甚者不相聞問。”
-
429
別籍異財
- 成語拼音:
- bié jí yì cái
- 成語解釋:
- 指另立門戶,各蓄家產。
- 成語出處:
- 《唐律 戶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
-
430
冰肌玉骨
- 成語拼音:
- bīng jī yù gǔ
- 成語解釋:
- 像冰一樣的肌膚;像玉一樣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膚潔白細膩。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鮮艷潔凈。
- 成語出處: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訶池上作》詩:“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云鬢亂。”
-
431
波譎云詭
- 成語拼音:
- bō jué yún guǐ
- 成語解釋:
- 譎:變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變化多致。也比喻事物變化多端,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嶉而成觀。”
-
432
杯酒言歡
- 成語拼音:
- bēi jiǔ yán huān
- 成語解釋:
- 相聚飲酒,歡快地交談。
- 成語出處:
- 魯迅《偽自由書·觀斗》:“忽而誤會消釋了,忽而杯酒言歡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報國了。”
-
433
別籍異居
- 成語拼音:
- bié jí yì jū
- 成語解釋:
- 指另立門戶,彼此分居。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法律禁止兄弟在父母生存時別籍異居……朝廷寧愿放免丁役,不許無故析戶分居。”
-
434
冰潔玉清
- 成語拼音:
- bīng jié yù q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德行高潔。
- 成語出處:
- 《初學記》卷宗十七引《吳先賢傳 故揚州別駕從事戴矯傳贊》:“猗猗茂才,執節云停,志勵秋霜,冰潔玉清。”
-
435
冰潔淵清
- 成語拼音:
- bīng jié yuān qīng
- 成語解釋:
- 猶冰清玉潔。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衛尉張儉碑》:“君稟干綱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軌,冰潔淵清,介然特立。”
-
436
冰解云散
- 成語拼音:
- bīng jiě yún s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成語出處:
- 宋 葉適《紀綱三》:“雖分四總管以固捍御,委長安、建康之守以募勤王,天下冰解云散,一城之地,劫制于虜,而號令不能及矣。”
-
437
半解一知
- 成語拼音:
- bàn jiě yī zhī
- 成語解釋:
-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 成語出處:
- 寧調元《燕京雜詩》:“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
-
438
抱雞養竹
- 成語拼音:
- bào jī yǎng zhú
- 成語解釋:
- 唐朝新昌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養竹子,自己坐收漁利。比喻官吏坐地盤剝,不擇手段
- 成語出處:
-
439
被甲執兵
- 成語拼音:
- bèi jiǎ zhí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吾見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氣干,便倚賴之,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但微行險服,逞弄拳腕。”
-
440
卑己自牧
- 成語拼音:
- bēi jǐ zì mù
- 成語解釋:
- 卑:謙;牧:養。以謙遜的態度修身養性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再談郁達夫》:“魯迅的韌,聞一多的剛,郁達夫的卑己自牧,我認為是文壇的三絕。”
* 聯合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