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緊縮式成語 (2306個)

    101

    并日而食

    成語拼音:
    bìng rì ér shí
    成語解釋:
    并日:兩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鄭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102

    背若芒刺

    成語拼音:
    bèi ruò máng cì
    成語解釋:
    猶言芒刺在背。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不意[曹操]專國弄權,擅作威福。朕每見之,背若芒刺。”
    103

    賓入如歸

    成語拼音:
    bīn rù rú guī
    成語解釋:
    賓客來此如歸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中》:“膳宰致饔,廩人獻餼,司馬陳芻,工人展車,百官以物至,賓入如歸。是故小大莫不懷愛。”
    104

    白首北面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běi miàn
    成語解釋: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成語出處:
    隋 王通《中說 立命》:“瓊曰:‘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瓊聞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105

    白首不渝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bù yú
    成語解釋:
    渝:改變。白頭到老也不變。形容人一生忠誠、堅定。
    成語出處:
    《梁書 何點傳》:“新除侍中何點,棲遲衡泌,白首不渝。
    106

    百舍重繭

    成語拼音:
    bǎi shè chóng jiǎn
    成語解釋:
    形容走遠道的辛苦。
    成語出處:
    《尸子 止楚師》:“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般。”
    107

    杯水車薪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chē xīn
    成語解釋: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108

    豹死留皮

    成語拼音:
    bào sǐ liú pí
    成語解釋: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于后世。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公本武人,不知書,其語質,平生嘗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蓋其義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109

    百思莫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mò jiě
    成語解釋: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成語出處:
    李準《李雙雙》:“小王在一邊,如坐針氈,百思莫解。”
    110

    背山起樓

    成語拼音:
    bèi shān qǐ lóu
    成語解釋:
    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
    成語出處:
    唐 李商隱《雜纂》上卷:“殺風景:花下曬裈,背山起樓。”
    111

    白首如新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rú xīn
    成語解釋:
    指相交雖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擇所安。孟德視仆,豈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112

    白首無成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wú chéng
    成語解釋:
    白首:白頭,指年老。頭發白了,一事無成。指到老沒有成就
    成語出處:
    宋·陸游《謝錢參政啟》:“名場蹭蹬,幾白首以無成,宦海漂流,顧青衫而自笑。”
    113

    變生肘腋

    成語拼音:
    biàn shēng zhǒu yè
    成語解釋:
    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114

    百聽不厭

    成語拼音:
    bǎi tīng bù yàn
    成語解釋:
    形容樂曲或歌曲好聽,使人聽多少遍也不厭煩
    成語出處:
    115

    白頭如新

    成語拼音:
    bái tóu rú xīn
    成語解釋:
    白頭:頭發白了;引申為時間久長;新:新交。從相識至頭發白了;還同新交的朋友一樣。意謂相知不深。常與“傾蓋如故”搭配使用。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116

    白頭相并

    成語拼音:
    bái tóu xiāng bìng
    成語解釋:
    猶言白頭偕老。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掛枝兒 木梳》:“木梳兒,我愛你齒牙干凈……向妝臺設個誓:愿得白頭相并!”
    117

    比物此志

    成語拼音:
    bǐ wù cǐ zhì
    成語解釋:
    比物:比類,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為來寄托、表達自己的心意。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新書 階級》:“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謙補注:“物,類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義,則為國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語,正比類此意也。”
    118

    白往黑歸

    成語拼音:
    bái wǎng hēi guī
    成語解釋: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質
    成語出處:
    119

    辨物居方

    成語拼音:
    biàn wù jū fāng
    成語解釋:
    居:在,安置;方:方位,地方。辨別眾物的性質、條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成語出處:
    《周易 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120

    百無是處

    成語拼音:
    bǎi wú shì chù
    成語解釋:
    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浣溪沙 漫興作》詞:“一似舊時春意思,百無是處老形骸,也曾頭上帶花來。”
    * 緊縮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