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式成語 (2306個)
-
21
人急智生
- 成語拼音:
- rén jí zh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智深見了,‘人急智生’,便把禪杖倚了,就灶邊拾把草,把春臺揩抹了灰塵。”
-
22
日以繼夜
- 成語拼音:
- rì yǐ jì yè
- 成語解釋:
- 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 成語出處:
- 《國語 吳語》:“孤日夜相繼,匍匐就君。”
-
23
事急無君子
- 成語拼音: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邦杰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
24
談虎色變
- 成語拼音:
- tán hǔ sè biàn
- 成語解釋:
-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 成語出處:
- 宋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于眾。”
-
25
譚虎色變
- 成語拼音:
- tán hǔ sè biàn
- 成語解釋:
- 譚:同“談”;色:臉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譚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
26
相煎何急
- 成語拼音:
- xiāng jiān hé jí
- 成語解釋:
- 煎:煮;何:多么;急:緊迫。煮得為什么那樣急。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27
一觸即發
- 成語拼音:
- yī chù jí fā
- 成語解釋:
- 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 成語出處:
- 宋 張詠《乖崖集》:“鯸鯣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
28
一箭上垛
- 成語拼音:
- yī jiàn shàng d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做事一次就成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符金錠》第二折:“這個不打緊,我如今就去,一箭上垛。”
-
29
安步當車
- 成語拼音:
- ān bù dàng chē
- 成語解釋: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30
愛答不理
- 成語拼音:
- ài dā bù lǐ
- 成語解釋:
- 不愛答理。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18章:“焦慶媳婦愛答不理地說:‘管他哪一伙,誰給我辦好事兒,我就向著誰!’”
-
31
愛非其道
- 成語拼音:
- ài fēi qí dào
- 成語解釋:
- 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 成語出處:
-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
-
32
懊悔莫及
- 成語拼音:
- ào huǐ mò jí
- 成語解釋:
-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經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33
愛理不理
- 成語拼音:
- ài lǐ bù lǐ
- 成語解釋:
- 不愛答理。比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9回:“黃二麻子愛理不理的,問他什么事。”
-
34
哀梨蒸食
- 成語拼音:
- āi lí zhēng shí
- 成語解釋:
- 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烝食不?’”
-
35
愛莫能助
- 成語拼音:
- ài mò néng zhù
- 成語解釋:
-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
36
愛莫之助
- 成語拼音:
- ài mó zhī zhù
- 成語解釋:
- 雖然同情,卻限于條件無從幫助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喻夏卿墓志銘》:“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愛莫之助,每致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
37
安忍無親
- 成語拼音:
- ān rěn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
38
暗室不欺
- 成語拼音:
- àn shì bù qī
- 成語解釋:
-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 成語出處:
- 《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 隋王榮暨妻劉氏墓志》:“暗室不欺,托生安養。”
-
39
暗室逢燈
- 成語拼音:
- àn shì féng d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危難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點引導。
- 成語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從此讀書作文,俱可望有門徑矣!”
-
40
暗室虧心
- 成語拼音:
- àn shì kuī xīn
- 成語解釋:
- 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虧心事。
- 成語出處:
- 元 張養浩《折桂令》曲:“暗室虧心,縱然致富,天意何如?”
* 緊縮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