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的成語 (46個)
-
21
不辨菽粟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shū sù
- 成語解釋: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農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22
辯口利辭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辯口:口才好,善于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 成語出處:
- 漢 班昭《女誡》:“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
-
23
坌鳥先飛
- 成語拼音: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多用作謙詞。同“笨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坌鳥先飛。”
-
24
將勤補拙
- 成語拼音:
- jiāng qín bǔ zhuō
- 成語解釋:
- 以勤奮彌補笨拙。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
25
俐齒伶牙
- 成語拼音:
- lì chǐ líng yá
- 成語解釋:
- 能說會道
- 成語出處:
-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俐齒伶牙。”
-
26
利齒能牙
- 成語拼音:
- lì chǐ néng yá
- 成語解釋:
- 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 成語出處:
- 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妮子使著呵,早妝聾做啞。潑賤才,堪人罵,再休來利齒能牙。”
-
27
老牛破車
- 成語拼音:
- lǎo niú pò chē
- 成語解釋:
- 老牛拉著破車。比喻做事慢;成績小;工作效率低。
- 成語出處:
- 《宋書 顏延之傳》:“常乘贏牛笨車,逢峻鹵簿,即屏往道側。”
-
28
厲世摩鈍
- 成語拼音:
- lì shì mó dùn
- 成語解釋:
- 指磨礪世人,使笨拙的人奮發有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爵祿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厲世摩鈍也。”
-
29
伶牙俐齒
- 成語拼音:
- líng yá lì chǐ
- 成語解釋:
-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于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齒,講三干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
30
人一己百
- 成語拼音:
- rén yī jǐ bǎi
- 成語解釋:
- 別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
31
上智下愚
- 成語拼音:
- shàng zhì xià yú
- 成語解釋:
-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 成語出處:
- 《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32
應答如流
- 成語拼音:
- yìng dá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對答像流水一樣。形容答語敏捷流利。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
-
33
應對如流
- 成語拼音:
- yìng duì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對答象流水一樣。形容答話很快,很流利。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
-
34
眼明手快
- 成語拼音:
- yǎn míng shǒu kuài
- 成語解釋:
- 眼睛敏銳;動作敏捷迅速。也作“眼明手捷”、“眼疾手快”。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時節眼明手捷,體快身輕;到如今老了也腰曲頭低。”
-
35
愚昧無知
- 成語拼音:
- yú mèi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非常愚笨;糊涂;又沒有知識。
- 成語出處: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昧無知,敢稀圣旨!”
-
36
以勤補拙
- 成語拼音:
- yǐ qín bǔ zhuō
- 成語解釋:
- 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 成語出處:
-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無別慮,筆不暫停。或畢景忘餐,或連宵不寐。以勤補拙,不遑自處。”
-
37
哀感頑艷
- 成語拼音:
- āi gǎn wán yàn
- 成語解釋:
- 哀:悲哀;感:感動;頑:愚拙;艷:慧麗。悲痛的情調使愚頑無知的人和聰明俊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后轉用以評述艷情作品。謂文辭既哀婉感傷;又古拙綺麗;深切感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繁欽《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呂延濟注:“頑鈍艷美者皆感之。”
-
38
凹凸不平
- 成語拼音:
- āo tū bù p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方志敏《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糞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
39
大辯若訥
- 成語拼音:
- dà biàn ruò nè
- 成語解釋:
- 訥:語言遲鈍,不善于講話。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40
費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fèi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老舍《今年的希望》:“雜文本非所長,寫不出什么道理來,何苦費力不討好,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
* 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