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百的成語 (363個)

    161

    折不回

    成語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成語解釋:
    折: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成語出處:
    《明史 何騰蛟瞿式耜傳論》:“夫節義必窮而后見,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謂折不回者矣。”
    162

    足不僵

    成語拼音:
    bǎi zú bù ji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成語出處:
    章炳麟《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即觀今日緬甸,已并于英,而本邦土司,以彈丸黑子之地,猶足自保,非人自為首、足不僵之勢耶!”
    163

    折不撓

    成語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語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成語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164

    本枝

    成語拼音:
    běn zhī bǒi shì
    成語解釋:
    指子孫昌盛,代不衰。
    成語出處:
    見“本支世”。
    165

    折不移

    成語拼音:
    bǎi zhé bù yí
    成語解釋:
    屢遭挫折亦不改變其操守。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贈郡伯古愚邵公報政序》:“即其可名狀者言之,則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折不移之守。”
    166

    丈竿頭

    成語拼音:
    bǎi zhàng gān tóu
    成語解釋:
    佛教語,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景岑禪師》:“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167

    紫千紅

    成語拼音:
    bǎi zǐ qiān hóng
    成語解釋:
    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成語出處: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詩之一:“幕天無日地無塵,紫千紅占得春。”宋 辛棄疾《定風波 賦杜鵑花》詞:“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168

    足之蟲

    成語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
    成語解釋:
    足:一種多節多足的爬蟲,即馬陸。比喻有實力基礎的勢力,雖一時敗
    成語出處:
    明 徐學謨《歸有園塵談》:“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則為過街老鼠;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則為足之蟲。”
    169

    垂范

    成語拼音:
    chuí fàn bǎi shì
    成語解釋:
    垂:流傳。范:典范。指光輝榜樣或偉大精神永遠流傳。
    成語出處:
    宋·陸游《跋李莊簡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范世。”
    170

    蹙國

    成語拼音:
    cù guó bǎi lǐ
    成語解釋:
    蹙:縮;國:國土。指喪失國土或邊疆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里,今也日蹙國里。”
    171

    存十一于千

    成語拼音: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成語解釋:
    指亡多而存少。
    成語出處:
    語出晉 陸機《嘆逝賦》:“顧舊要于遺存,得十一于千。”
    172

    懲一儆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懲:懲罰;警: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以一警,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173

    多方

    成語拼音:
    duō fāng bǎi jì
    成語解釋:
    想盡或用盡種種方法、計謀。
    成語出處: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東京學界告鄉人書》:“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計以求之,總必達目的而后已。”
    174

    讀書遍,其義自見

    成語拼音: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成語解釋:
    見:顯現。讀書上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遍’,言‘讀書遍而義自見。’”
    175

    富面

    成語拼音:
    fù miàn bǎi c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逸士傳 李謐》:“每曰:‘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城。’遂絕跡下幃,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復者四千有余矣。”
    176

    九流

    成語拼音:
    jiǔ liú bǎi jiā
    成語解釋:
    泛指各種學術流派。參見“九流一家”。
    成語出處:
    唐·韓愈《毛穎傳》:“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流家天人之書,乃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
    177

    舉一廢

    成語拼音:
    jǔ yī fèi bǎi
    成語解釋:
    舉:提出;廢:棄。提出一點,廢棄許多。指認識片面。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也。”
    178

    殲一警

    成語拼音:
    jiān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殺一個人來敬告一批人
    成語出處:
    清 夏燮《后序》:“殲一警,消其觀望。”
    179

    距躍三

    成語拼音:
    jū yuè sān bǎi
    成語解釋:
    指歡欣之極。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魏傷于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曲踴三。乃舍之。”
    180

    窺涉

    成語拼音:
    kuī shè bǎi jiā
    成語解釋:
    窺涉:關涉,關系;家:各種學術流派。指廣泛地學習,多方地汲取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薄葬》:“通人知士,雖博覽古今,窺涉家,條入叩貫,不能宙知。”
    * 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