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比如的成語 (921個)

    841

    隔靴搔癢

    成語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成語解釋: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842

    改弦易轍

    成語拼音:
    gǎi xián yì zhé
    成語解釋:
    易:更換;轍;車輪壓過的痕跡。琴換了弦;車子換了路。喻改變不適宜的或錯誤的方法或態度等。
    成語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張杜皆有后》:“使其子孫改弦易轍,務從寬厚,亦足以蓋其父之愆。”
    843

    高下在心

    成語拼音:
    gāo xià zài xīn
    成語解釋:
    高下: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況,采取適當辦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處理事情。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
    844

    龜厭不告

    成語拼音:
    guī yàn bù gào
    成語解釋: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兇告人。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845

    高牙大纛

    成語拼音:
    gāo yá dà dào
    成語解釋:
    三代軍隊里的大旗。指軍中的旗幟。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
    846

    龜玉毀櫝

    成語拼音:
    guī yù huǐ dú
    成語解釋: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847

    貴陰賤璧

    成語拼音:
    guì yīn jiàn bì
    成語解釋:
    貴重光陰甚于玉璧。喻時間的寶貴。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848

    鬼蜮伎倆

    成語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成語解釋:
    蜮:傳說中一種能含沙影來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陰險害人的人;伎倆:卑劣的手段。喻居心不良、暗中傷人的卑劣手段。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妖婦進資甚巨,而貪婪無厭,鬼蜮伎倆,愈出愈奇,真有令人發指者。”
    849

    狗眼看人

    成語拼音:
    gǒu yǎn kàn rén
    成語解釋:
    喻眼光勢力。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七回:“這當兒店小二三腳并兩腳趕了進來,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態拉著胡猻的手就要往外趕。”
    850

    各有千秋

    成語拼音:
    gè yǒu qiān qiū
    成語解釋:
    每個人都有可以流傳久遠的特長。喻各有所長;各有優點。千秋:千年;指流傳久遠。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你們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851

    瑰意琦行

    成語拼音:
    guī yì qí xíng
    成語解釋:
    瑰:美石,喻珍貴;琦:美玉,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為。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
    8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語拼音: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成語解釋: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853

    各有所職

    成語拼音:
    gè yǒu suǒ zhí
    成語解釋:
    各人有各人負責的事。喻分工明確。
    成語出處:
    《周禮·天官·冢宰》高官分職注:“各有所職,而百事舉。”
    854

    官樣文章

    成語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原指官場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現喻徒具形式;擺擺樣子;沒有實際內容的文章、言詞或做法。
    成語出處:
    明 沈鯨《雙珠記 風鑒通神》:“~大手筆,衙官屈宋誰能匹。冀得鴻臚第一傳,平地雷轟聲霹靂。”
    855

    趕鴨子上架

    成語拼音: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成語解釋:
    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說著一把將我拖了起來,要我去看看。這是硬趕鴨子上架,我向她解釋,去看也是沒用。”
    856

    共枝別干

    成語拼音:
    gòng zhī bié gàn
    成語解釋:
    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他們所注之書,或所見不同,各有所取;或師資相傳,共枝別干。”
    857

    弓折刀盡

    成語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語解釋:
    喻戰斗力沒有了,無法可想。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刀盡。”
    858

    歸真反璞

    成語拼音:
    guī zhēn fǎn pú
    成語解釋:
    歸: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飾,還其本質。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859

    鉤爪鋸牙

    成語拼音:
    gōu zhǎo jù yá
    成語解釋:
    指鳥獸尖曲、鋒利的爪、牙。喻人的兇惡殘暴。也喻武裝軍隊。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鳳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獸于是鷙矣。”
    860

    管中窺豹

    成語拼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語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 比如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