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的成語 (921個)
-
741
俯仰由人
- 成語拼音:
- fǔ yǎng yóu rén
- 成語解釋:
- 集仰:低頭和抬頭,泛指一舉一動。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論詩》:“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
742
浮云朝露
- 成語拼音:
- fú yún zhāo lù
- 成語解釋:
-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 成語出處:
- 《周書 蕭大圜傳》:“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執燭夜游,驚其迅邁。”
-
743
扶搖直上
- 成語拼音:
- fú yáo zhí shàng
- 成語解釋: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744
風燭殘年
- 成語拼音: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成語解釋:
-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
745
付諸東流
- 成語拼音:
- fù zhū dōng liú
- 成語解釋:
- 付:交給;諸:之于;東流:向東流的江河。投入滾滾東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來。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而前此勤勞貯蓄所得之結果,遂付諸東流。”
-
746
付之東流
- 成語拼音:
- fù zhī dōng liú
- 成語解釋:
- 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 成語出處:
- 唐 高適《封丘縣》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
-
747
付諸洪喬
- 成語拼音:
- fù zhū hóng qiáo
- 成語解釋:
-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
748
釜中生魚
- 成語拼音:
- fǔ zhōng shēng yú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活困難,斷炊已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獨行傳 范冉》:“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
749
腹載五車
- 成語拼音:
- fù zài wǔ chē
- 成語解釋:
- 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
750
附贅懸疣
- 成語拼音:
- fù zhuì xuán yóu
- 成語解釋:
- 附贅:附生于皮膚上的肉瘤;懸疣:皮膚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駢拇》:“附贅懸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
751
釜中游魚
- 成語拼音:
- fǔ zhōng yóu yú
- 成語解釋:
-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752
風燭之年
- 成語拼音:
- fēng zhú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成語出處:
-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后》:“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于子孫耳。”
-
753
負重致遠
- 成語拼音:
- fù zhòng zhì yuǎn
- 成語解釋:
- 負:背著;致:送到。背著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憙傳》:“更始曰:‘繭栗犢,豈能負重致遠乎?”
-
754
風中之燭
- 成語拼音: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成語解釋:
- 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覆鄧石陽書》:“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
-
755
高岸深谷
- 成語拼音:
- gāo àn shēn gǔ
- 成語解釋:
- 指幽僻的處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變化。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
756
各奔前程
- 成語拼音:
- gè bèn q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尋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確定的目標前進。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張協狀元 貧女乞食回鄉》:“方信相逢不下馬,也須各自奔前程。”
-
757
高步云衢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yún qú
- 成語解釋:
-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顯位。后也指科舉登第。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阮種等傳論》:“郤詵等并韞價州里,袖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稱矣。”
-
758
故步自封
- 成語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成語解釋:
- 故:過時的;舊:故步。原來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指自己停滯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進步或革新。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愛國論》:“婦人纏足十載,解其縛而猶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見多怪。”
-
759
固步自封
- 成語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陳陳相因,固步自封,絲毫沒有改革求進步的意思。”
-
760
鬼出電入
- 成語拼音:
- guǐ chū diàn r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雷聲雨降,并應無窮,鬼出電入,龍興鸞集。”
* 比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