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比喻 (877個)

    561

    家徒四壁

    成語拼音:
    jiā tú sì bì
    成語解釋:
    徒:只;壁:墻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墻壁。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相如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562

    積小成大

    成語拼音:
    jī xiǎo chéng dà
    成語解釋: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成語出處:
    《漢書 董仲舒傳》:“聚少成多,積小致巨。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為小惡者,如積小以成大;從微至著,為一惡以至于萬惡,一一而皆有禍應。”
    563

    雞胸龜背

    成語拼音:
    jī xiōng guī bèi
    成語解釋:
    凸胸駝背。
    成語出處: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564

    降心相從

    成語拼音: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成語解釋:
    委屈自己的意愿;放棄成見;服從別人。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隱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565

    精益求精

    成語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語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566

    擊玉敲金

    成語拼音:
    jī yù qiāo jīn
    成語解釋:
    如金玉被撞擊而發出的聲音。形容言辭鏗然有聲,正確無誤。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師傅所言,句句斬釘截鐵,言言擊玉敲金。”
    567

    驚猿脫兔

    成語拼音:
    jīng yuán tuō tù
    成語解釋:
    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巖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568

    錦衣行晝

    成語拼音:
    jǐn yī xíng zhòu
    成語解釋:
    富貴了須回歸故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569

    記憶猶新

    成語拼音:
    jì yì yóu xīn
    成語解釋: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成語出處: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570

    謹終如始

    成語拼音:
    jǐn zhōng rú shǐ
    成語解釋:
    謂謹慎小心、始終一致。
    成語出處:
    宋·樓鑰《簽書樞密院致仕贈資政殿學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與天通,動有陰相,謹終如始,視險若夷。”
    571

    舉踵思慕

    成語拼音:
    jǔ zhǒng sī mù
    成語解釋:
    舉:抬起;踵:腳后跟;舉踵:踮起腳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腳后跟張望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572

    謹終慎始

    成語拼音:
    jǐn zhōng shèn shǐ
    成語解釋:
    見“謹終如始”。
    成語出處:
    明·解縉《瑞應歌辭序》:“謙恭抑畏,謹終慎始,巍巍藹藹,不可悉記。”
    573

    金昭玉粹

    成語拼音:
    jīn zhāo yù cuì
    成語解釋:
    謂如金玉之明美。
    成語出處:
    南朝·宋·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君彼東朝,金昭玉粹。”
    574

    匡鼎解頤

    成語拼音:
    kuāng dǐng jiě yí
    成語解釋: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成語出處: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575

    侃侃而談

    成語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成語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576

    侃侃而言

    成語拼音:
    kǎn kǎn ér yán
    成語解釋:
    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成語出處:
    《論語 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577

    枯苗望雨

    成語拼音:
    kū miáo wàng yǔ
    成語解釋:
    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
    578

    寬仁大度

    成語拼音:
    kuān rén dà dù
    成語解釋:
    大度:氣量大,能容人。為人寬厚,心胸豁達。
    成語出處:
    漢·班固《漢書·高帝記》:“寬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579

    口若懸河

    成語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成語解釋:
    若:像;懸河:瀑布;激流奔瀉。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不絕。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580

    口如懸河

    成語拼音:
    kǒu rú xuán hé
    成語解釋:
    見“口若懸河”。
    成語出處:
    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稱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 比喻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