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晉朝成語 (357個)

    281

    淵渟岳峙

    成語拼音:
    yuān tíng yuè zhì
    成語解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成語出處:
    ·石崇《楚妃嘆》詩:“矯矯莊王,淵渟岳峙。”
    282

    遺物識心

    成語拼音:
    yí wù shí xīn
    成語解釋: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成語出處:
    ·陸機《贈馮文羆遷丘令》:“出自幽谷,及爾同林。雙情交映,遺物識心。”
    283

    余響繞梁

    成語拼音:
    yú xiǎng rào liáng
    成語解釋:
    見“余音繞梁”。
    成語出處:
    ·張華《博物志》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馀響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284

    燕躍鵠踴

    成語拼音:
    yàn yuè hú yǒng
    成語解釋:
    形容迅捷威猛。
    成語出處:
    ·干寶《搜神記》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
    285

    言約旨遠

    成語拼音:
    yán yuē zhǐ yuǎn
    成語解釋:
    言辭簡練,含意深遠。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六一七引·郭澄之《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處,張忽遙于末坐判之,言約旨遠,便足以暢彼我之懷。”
    286

    意在筆前

    成語拼音:
    yì zài bǐ qián
    成語解釋:
    亦作“意在筆先”。①謂寫字構思在落筆以前。②作詩文先作思想上的醞釀,然后著筆。
    成語出處: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287

    意在筆先

    成語拼音:
    yì zài bǐ xiān
    成語解釋:
    指構思成熟;然后下筆。
    成語出處: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意在筆前,然后作序。”
    288

    一之謂甚

    成語拼音:
    yī zhī wèi shèn
    成語解釋:
    甚:過分。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289

    芝艾并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bìng fén
    成語解釋: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惡和美丑。比喻貴賤、賢愚、良莠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葛洪《抱樸子·嘉遁》:“慮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290

    追風攝景

    成語拼音:
    zhuī fēng shè jǐng
    成語解釋:
    見“追風躡景”。
    成語出處:
    ·葛洪《抱樸子·內篇序》:“假令奮翅則能凌厲玄霄,騁足則能追風躡景。”
    291

    祝發文身

    成語拼音:
    zhù fā wén shēn
    成語解釋:
    削短頭發,刻畫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區異族的風俗服制。
    成語出處:
    《轂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孫綽《喻道論》:“周之泰伯遠棄骨肉,托跡異域,祝發文身,存之不反,而論稱至德,書著大賢。”
    292

    重規累矩

    成語拼音:
    zhòng guī lèi jǔ
    成語解釋:
    同“重規迭矩”。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九五引·王廙《白兔賦》序:“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譯而獻白雉,著在前典,歷代以為美談。今在我王,匡濟皇維,而有白兔之應,可謂重規累矩,不忝先圣也。”
    293

    眾寡勢殊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shì shū
    成語解釋:
    眾:多;寡:少。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桓沖《上言吉挹忠節》:“襄陽失守,邊情沮喪,加眾寡勢殊,以至陷沒。”
    294

    縱虎歸山

    成語拼音:
    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語解釋: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縱:放;釋放。
    成語出處:
    陳壽《三國志 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
    295

    自掘墳墓

    成語拼音:
    zì jué fén mù
    成語解釋:
    掘:挖。自己給自己挖掘墳墓。比喻自己為自己的失敗或滅亡準備了條件。
    成語出處:
    葛洪《神仙傳》:“便一一以手裂壞之,又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徑去。”
    296

    左家嬌女

    成語拼音:
    zuǒ jiā jiāo nǚ
    成語解釋:
    左思《嬌女詩》有“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嬌女”指美麗可愛的少女。
    成語出處: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唐·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詩:“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女豈能忘。”
    297

    紙落云煙

    成語拼音:
    zhǐ luò yún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落筆輕捷,揮灑自如。
    成語出處:
    潘岳《楊荊州誄》:“翰動若飛,紙落如云。”
    298

    逐名趨勢

    成語拼音:
    zhú míng qū shì
    成語解釋:
    追求名聲和權勢。
    成語出處:
    ·葛洪《抱樸子·交際》:“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
    299

    晝日三接

    成語拼音:
    zhòu rì sān jiē
    成語解釋:
    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成語出處:
    《易·》:“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
    300

    坐享其功

    成語拼音:
    zuò xiǎng qí gōng
    成語解釋:
    見“坐享其成”。
    成語出處:
    ·袁宏《后漢紀·章帝紀下》:“鮮卑奉順威靈,斬獲北單于名王已下萬計,中國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勞。漢興功烈,于斯為盛。”
    * 晉朝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