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春秋成語 (286個)

    281

    易子而食

    成語拼音:
    yì zǐ ér shí
    成語解釋:
    子:指兒女。原指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282

    逐臭之夫

    成語拼音:
    zhú chòu zhī fū
    成語解釋:
    比喻嗜好怪癖,與眾不同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283

    坐懷不亂

    成語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284

    指日可下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xià
    成語解釋:
    指明日可以攻下。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故臣以為兵出沐陽,則山東指日可下。”
    285

    鄭衛之音

    成語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成語解釋:
    鄭衛:指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成語出處: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于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286

    誅心之論

    成語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成語解釋:
    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0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 春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