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描寫動物 (758個)

    681

    魚書雁信

    成語拼音:
    yú shū yàn xìn
    成語解釋:
    見“魚書雁帖”。
    成語出處:
    《雍熙樂府·古調石榴花·閨思》:“總是傷情別離,則這魚書雁信,冷清清杳無蹤跡。”
    682

    猿啼鶴唳

    成語拼音:
    yuán tí hè lì
    成語解釋:
    猿和鶴凄厲地啼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兩崖分虎踞龍盤,四面有猿啼鶴唳。”
    683

    猿啼鶴怨

    成語拼音:
    yuán tí hè yuàn
    成語解釋:
    見“猿啼鶴唳”。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御淮》:“聽得猿啼鶴怨,淚濕征袍如汗。”
    684

    云屯鳥散

    成語拼音:
    yún tún niǎo sàn
    成語解釋:
    如云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成語出處:
    《后漢書·南匈奴傳論》:“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云屯鳥散,更相馳突。”
    685

    鷹頭雀腦

    成語拼音:
    yīng tóu què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成語出處:
    元 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
    686

    一窩蜂

    成語拼音:
    yī wō fēng
    成語解釋:
    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窩蜂,齊齊擁上。”
    687

    魚網鴻離

    成語拼音:
    yú wǎng hóng lí
    成語解釋:
    鴻:鴻雁;離:遭受。張網捕魚,捉到的是鴻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688

    鴨行鵝步

    成語拼音:
    yā xíng é bù
    成語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的你梢寬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鴨步鵝行。”
    689

    云心鶴眼

    成語拼音:
    yún xīn hè yǎn
    成語解釋:
    比喻高遠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酬楊八》詩:“君以曠懷宜靜境,我因蹇步稱閑官。閉門足病非高士,勞作云心鶴眼看。”
    690

    蟻穴潰堤

    成語拼音:
    yǐ xué kuì dī
    成語解釋: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691

    鷹心雁爪

    成語拼音:
    yīng xīn yàn zhǎo
    成語解釋:
    比喻心靈手快。
    成語出處: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銀,打通關節,救拔囚牢,則俺燕青呵!須不是鷹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692

    淵魚叢爵

    成語拼音:
    yuān yú cóng jué
    成語解釋:
    《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后以“淵魚叢爵”比喻為政不善,結果驅使人民投向敵方。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693

    蟻擁蜂攢

    成語拼音:
    yǐ yōng fēng cuán
    成語解釋:
    比喻集結者眾多。同“蟻萃螽集”。
    成語出處: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 廣東軍務記》:“鄉民蟻擁蜂攢,布滿山麓,約有十余萬眾。”
    694

    魚游沸鼎

    成語拼音:
    yú yóu fèi dǐng
    成語解釋:
    見“魚游沸鼎”。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695

    魚游釜底

    成語拼音:
    yú yóu fǔ dǐ
    成語解釋:
    同“魚游釜中”。
    成語出處: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696

    魚游沸釜

    成語拼音:
    yú yóu fèi fǔ
    成語解釋:
    同“魚游釜中”。
    成語出處: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697

    魚游釜內

    成語拼音:
    yú yóu fǔ nèi
    成語解釋:
    同“魚游釜中”。
    成語出處:
    《魏書·中山王英傳》:“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窮蹙,魚游釜內。”
    698

    鷹揚虎噬

    成語拼音: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語解釋:
    如鷹飛揚,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揚威,窮兇極惡。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闌駕上書》:“散散、王士宏等,不體圣天子撫綏元元之意,鷹揚虎噬,雷厲風飛。”
    699

    魚躍龍門

    成語拼音:
    yú yuè lóng mén
    成語解釋:
    同“魚化龍”。
    成語出處:
    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唐·元弼有《魚躍龍門賦》。
    700

    以魚驅蠅

    成語拼音:
    yǐ yú qū yíng
    成語解釋:
    見“以魚驅蠅”。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以魚驅蠅,蠅愈至。”
    * 描寫動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