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描寫動物的成語 (758個)

    721

    贓私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狼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722

    捉鼠拿貓

    成語拼音:
    zhuō shǔ ná māo
    成語解釋: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貓。比喻能制服敵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不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
    723

    葬身魚腹

    成語拼音:
    zàng shēn yú fù
    成語解釋:
    葬身:埋葬尸體。尸體被魚所食。指淹死水中。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漁父》:“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724

    指天射魚

    成語拼音:
    zhǐ tiān shè yú
    成語解釋:
    向著天空去射河里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尊賢》:“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
    725

    走頭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絕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并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726

    贓污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為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污狼籍。”
    727

    贓污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
    728

    自相魚肉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yú ròu
    成語解釋:
    魚肉:以人為魚肉;比喻殘殺。比喻內部自相殘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元海載記》:“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此天厭晉德,授之于我。”
    729

    朝陽鳴鳳

    成語拼音:
    zhāo yáng míng fèng
    成語解釋:
    比喻品德出眾、正直敢諫之人。
    成語出處:
    語出《詩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730

    中原逐鹿

    成語拼音:
    zhōng yuán zhú lù
    成語解釋:
    中原:古代指我國中部;跟邊疆相對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權或爭逐的對象。舊時比喻群雄在中原爭奪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731

    包羅萬象

    成語拼音:
    bāo luó wàn xiàng
    成語解釋:
    包羅:收集、容納;大范圍的包括;萬象:宇宙間萬萬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內容豐富龐雜;無所不包。
    成語出處:
    《黃帝宅經》上卷:“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732

    不勝枚舉

    成語拼音:
    bù shèng méi jǔ
    成語解釋:
    勝:盡;枚:個。無法一個一個全部列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很多。
    成語出處: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而宋人撰述不見于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733

    不知凡幾

    成語拼音:
    bù zhī fán jǐ
    成語解釋:
    凡:總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類的事很多。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錢糧論上》:“其逃亡或自盡者,又不知凡幾也。”
    734

    唱對臺戲

    成語拼音:
    chàng duì tái xì
    成語解釋:
    過去,兩個戲班子為了搶生意,有時候會硐一時間演同樣的戲,稱為唱對臺戲。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對的行,來反對或搞垮對方。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40章:“他們喊他們的,咱們不跟他們唱對臺戲。”
    735

    蔚為大觀

    成語拼音:
    wèi wéi dà guān
    成語解釋:
    形容事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蔚為:草木茂盛;大觀:盛大的景象。
    成語出處:
    清 梁章鉅《楹聯叢話》:“余藩吳時,復加修治,增設臺榭,蔚成大觀。”
    736

    只爭朝夕

    成語拼音:
    zhǐ zhēng zhāo xī
    成語解釋: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737

    不乏其人

    成語拼音:
    bù fá qí rén
    成語解釋:
    乏:缺乏;其人:那樣的人。不缺少那樣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呂留良《與陳執齋書》:“然則如今之篯侯,遠近不乏其人。”
    738

    不遑寧息

    成語拼音:
    bù huáng níng xī
    成語解釋:
    沒有閑暇的時間過安寧的日子。指忙于應付繁重或緊急的事務。同“不遑寧處”。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書 韋曜傳》:“故勉精歷操,晨興夜寐不遑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
    739

    不遑暇食

    成語拼音:
    bù huáng xiá shí
    成語解釋:
    沒有時間吃飯。形容工作緊張、辛勤。
    成語出處:
    《書 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孔穎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一說,沒有閑暇時間從容地吃飯。
    740

    不計其數

    成語拼音:
    bù jì qí shù
    成語解釋:
    計:計算。沒法子計算數目。形容極多。
    成語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襄陽始末》:“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 描寫動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