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句式 (1654個)
-
721
說時遲,那時快
- 成語拼音:
-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 成語解釋:
-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
-
722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723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 成語解釋:
-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724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 成語解釋: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725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 成語解釋:
- 著:下棋落子,比喻計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
726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 成語解釋:
- 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
727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成語拼音: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 成語解釋:
-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 成語出處:
- 《晚清文學叢鈔 冷眼觀》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弄慣了的脾氣,陪著朋友來吃臺把酒,就像是連四塊下腳錢都是冤枉花的。”
-
728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成語拼音: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 成語解釋:
- 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38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來至此,焉有怯進之理?”
-
729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成語拼音:
-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 成語出處:
- 《論語 顏淵》:“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730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成語拼音: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成語出處:
-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731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 成語解釋: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小城鎮,也有忠信的人。指處處都有賢人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73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 成語解釋: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小城鎮,也有忠信的人。指處處都有賢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733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 成語拼音:
-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 成語解釋:
- 形容舊時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
734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成語拼音:
-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習或做事沒有恒心;經常中斷。不能堅持。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
735
生同衾,死同穴
- 成語拼音:
- shēng tóng qīn,sǐ tóng xué
- 成語解釋:
- 衾:被子。生時共用一條被子,死后合一個墳墓。形容夫妻恩愛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
-
736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成語拼音:
-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737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成語拼音:
- 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 成語解釋: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738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 成語拼音:
- 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 成語解釋: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成語出處:
-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豈不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趙氏既昌,合當順人應天,不宜苦苦直要報仇。”
-
739
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 成語拼音:
- 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
- 成語解釋:
- 順:順從;逸:安逸;逆:違背。順從天理的能夠得到安逸,違背天理的就會遭受勞苦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7回:“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
740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成語拼音: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
- 成語解釋:
-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一霎也站腳不住。”
* 復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