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37個)
-
21
發憲布令
- 成語拼音:
- fā xiàn bù lìng
- 成語解釋:
- 猶發號施令。
- 成語出處:
- 《墨子 尚同下》:“試用家君發憲布令其家。”
-
22
放心解體
- 成語拼音:
- fàng xīn jiě tǐ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離散、瓦解。
- 成語出處:
-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放”,一本作“攸”。
-
23
高不可登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kě dēng
- 成語解釋:
-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達。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 成語出處:
- 漢·陳淋《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
24
功成名就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成語解釋: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成語出處: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25
攻城野戰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yě zhàn
- 成語解釋:
- 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戰。
- 成語出處:
- 《墨子·節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勝數。”
-
26
改梁換柱
- 成語拼音:
- gǎi liáng huàn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或事情的性質。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這種宗教的循環論證不足以滿足我們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極力在用改梁換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觀念改移到另一個較為好看一點的節目上去。”
-
27
絕長繼短
- 成語拼音:
- jué cháng jì duǎn
- 成語解釋: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成語出處:
- 《墨子 非命上》:“古者湯封于毫,絕長繼短。”
-
28
齊心合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hé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 成語出處:
-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29
染蒼染黃
- 成語拼音:
- rǎn cāng rǎn huáng
- 成語解釋:
-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
30
駟之過隙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guò xì
- 成語解釋:
-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后用以喻光陰飛逝。
- 成語出處:
-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
-
31
致遠任重
- 成語拼音:
- zhì yuǎn rèn zhàng
- 成語解釋:
- 指擔負重任而行于遠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遠”。
- 成語出處:
- 《墨子 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
32
戮力同心
- 成語拼音:
- lù lì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戮力:合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形容團結一致。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33
量體裁衣
- 成語拼音:
- liàng tǐ cái yī
- 成語解釋:
- 量:計量。根據自己的身體長短來裁衣服。比喻按具體情況辦事。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
34
齊心戮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lù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獻帝紀一》:“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
-
35
齊心協力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xié lì
- 成語解釋:
- 協力:合力。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
- 成語出處:
- 《周書 崔謙傳》:“然后與宇文行臺,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勛,復興于茲日矣。”
-
36
同心戮力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lù lì
- 成語解釋:
- 指齊心合力。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太后新攝政,政之巨細,多委陳蕃、竇武,同心戮力,以獎王室。”
-
37
席不暇暖
- 成語拼音:
- xí bù xiá nuǎn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 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