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的成語 (38061個)

    781

    敝鼓喪豚

    成語拼音:
    bì gǔ sàng tún
    成語解釋:
    敝:破,壞;喪:失去;豚:豬。指擊破鼓、烹掉豬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費而無益。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782

    悲觀失望

    成語拼音:
    bēi guān shī wàng
    成語解釋:
    對世事懷有喪失信心消極的看法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我們決不悲觀失望,我們是樂觀的。”
    783

    杯弓蛇影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shé yǐng
    成語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成語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784

    補過拾遺

    成語拼音:
    bǔ guò shí yí
    成語解釋: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成語出處:
    《漢書 汲黯傳》:“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
    785

    不關痛癢

    成語拼音:
    bù guān tòng yǎng
    成語解釋:
    不關:不相干。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情。與自身的利害沒有關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這里雖還有兩三個老婆子,都是不關痛癢的。”
    786

    邦國殄瘁

    成語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成語解釋:
    邦國:國家;殄:盡,絕;瘁:病。形容國家病困,陷于絕境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787

    步罡踏斗

    成語拼音:
    bù gāng tà dǒu
    成語解釋:
    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孔明]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斗。”
    788

    博古通今

    成語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愿加三思。”
    789

    不敢問津

    成語拼音:
    bù gǎn wèn jīn
    成語解釋: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長沮桀溺藕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790

    敗國亡家

    成語拼音:
    bài guó wáng jiā
    成語解釋:
    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成語出處:
    參見“敗國喪家”。
    791

    秉公無私

    成語拼音:
    bǐng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攙雜私念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無私,但有報應輕重遠近之別耳。”
    792

    巴高望上

    成語拼音:
    bā gāo wàng shàng
    成語解釋:
    指與社會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
    793

    兵貴先聲

    成語拼音: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指用兵貴在先以自己的聲勢鎮懾敵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794

    北郭先生

    成語拼音:
    běi guō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后漢書 方術傳 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
    795

    班功行賞

    成語拼音: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成語解釋:
    班:排列等級,依次。按照功勞大小,依次給予賞賜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云傳》:“舉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796

    背公向私

    成語拼音:
    bèi gōng xiàng sī
    成語解釋:
    指損公肥私,違法求利。
    成語出處:
    《宋書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
    797

    稗官小說

    成語拼音:
    bài guān xiǎo shuō
    成語解釋:
    即野史小說,街談巷說之言。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儀賓立公墓志銘》:“蓋自諸史百家星官堪輿道書釋經,下至稗官小說,皆能陟其津涯而發之詩歌。”
    798

    變古易常

    成語拼音:
    biàn gǔ yì cháng
    成語解釋:
    改變過去的法制和習俗。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
    799

    變故易常

    成語拼音:
    biàn gǔ yì cháng
    成語解釋:
    改變傳統的法制和準則
    成語出處:
    《逸周書 史記》:“好變故易常者亡,昔陽氏之君,自伐而好變,事無故業,官無定位,民運于下,陽氏以亡。”
    800

    病國殃民

    成語拼音:
    bìng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明·桑紹良《獨樂園》楔子:“只因誤用了王安石,創立新法,招呼黨類,病國殃民,天下騷然。”亦作“禍國殃民”。郭沫若《不讀書好求甚解》:“你們的動機不怕就出于利國福民,然而你們的結果必弄到~。”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只為李林甫、楊國忠相繼為相,妒賢妒能,病國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四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