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頭 (32549個)
-
481
不待蓍龜
- 成語拼音:
- bù dài shī guī
- 成語解釋:
- 蓍龜:古時卜筮,用蓍草和龜甲,以卜吉兇。不用占卜就能決定。比喻事情是明擺著的,非常清楚。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
482
不達時務
- 成語拼音:
- bù dá shí wù
- 成語解釋:
- 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設或不達時務,則報與田牛兒,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難保。”
-
483
不得善終
- 成語拼音:
- bù dé sh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善終: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惡人應有的壞下場。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梁史 上卷》:“汝家雖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終!”
-
484
白藋同心
- 成語拼音:
- bái diào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羨榮華的品節。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竹杖賦》:“秋藜促節,白藋同心。終堪荷蓧,自足驅禽。”
-
485
包打天下
- 成語拼音:
- bāo dǎ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包:承擔全部任務,負責完成。將打天下的整個任務承擔下來。常指人逞強爭勝。
- 成語出處:
- 《求是》1996年第17期:“這類機構并不影響各個公司、企業實施光彩事業項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
486
伯道無兒
- 成語拼音:
- bó dào wú ér
- 成語解釋:
- 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
487
寶刀未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wèi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488
百代文宗
- 成語拼音:
- bǎi dài wén zōng
- 成語解釋: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遠的年代里堪為文人楷模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晉書 陸機陸云傳論》:“遠超枚(枚乘)馬(司馬相如),高躡王(王粲)劉(劉楨),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
489
拔刀相濟
- 成語拼音:
- bá dāo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拔:抽出。拔出刀來助戰,多指見義勇為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紫釵記·劍合釵圓》:“想起黃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觀,英雄拔刀相濟。”
-
490
拔刀相向
- 成語拼音:
- bá dāo xiāng xiàng
- 成語解釋:
- 指動武。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
-
491
筆底煙花
- 成語拼音:
- bǐ dǐ yān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筆底煙花傳海國,袖中詩句落吳船。”
-
492
拜倒轅門
- 成語拼音:
- bài dǎo yuán mén
- 成語解釋:
- 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愿認輸。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
-
493
拔地倚天
- 成語拼音:
- bá dì yǐ tiān
- 成語解釋:
- 拔:突出,聳出。倚:倚傍,貼近。從地面突兀而起,貼近天際。比喻高大突出,氣勢雄偉。
- 成語出處:
- 唐 孫樵《與王霖秀才書》:“譬玉川子《月蝕詩》、楊司城《華山賦》、韓吏部《進學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494
棒打鴛鴦
- 成語拼音:
- bàng dǎ yuān y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拆散恩愛的夫妻或情侶。
- 成語出處:
- 明 孟稱舜《鸚鵡墓貞文記 死要》:“他一雙兒女兩情堅,休得棒打鴛鴦作話傳。”
-
495
膀大腰圓
- 成語拼音:
- bǎng dà yāo yu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魁梧粗壯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對面來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身穿一件白紗長衫,內襯藍夏布汗褂褲。”
-
496
步調一致
- 成語拼音:
- bù diào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步調: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比喻進行某種活動;采取同一步驟;同一方式。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在這種種方面,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斗。”
-
497
兵多者敗
- 成語拼音:
- bīng duō zhě bài
- 成語解釋:
- 指兵卒過多的軍隊,常常會吃敗仗,因為兵將各有所恃,號令不齊。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陔馀叢考》:“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差兵過多則號令不齊,氣勢不貫,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
498
北道主人
- 成語拼音:
- běi dào zhǔ rén
- 成語解釋:
- 北道上接待過客的主人。與“東道主人”同義。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晨傳》:“光武曰:‘偉卿(鄧晨)以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
-
499
不打自招
- 成語拼音:
- bù dǎ zì zhāo
- 成語解釋:
- 原指還沒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現比喻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過失或心計。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
500
包而不辦
- 成語拼音:
- bāo ér bù bàn
- 成語解釋:
- 包:包攬。把事情包攬下來卻不辦理
- 成語出處:
- 楊植霖《若飛同志在綏遠獄中》:“一種是國民黨的包而不辦的辦法,一種是共產黨的發動群眾奮起抗戰的路線。”
* 四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