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 (1133個)
-
921
笑里藏刀
- 成語拼音:
- xiào lǐ cáng d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
922
惜老憐貧
- 成語拼音:
- xī lǎo lián pín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憐:哀憐;同情。愛護老年人;憐憫窮苦人。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我們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
923
恤老憐貧
- 成語拼音:
- xù lǎo lián pín
- 成語解釋:
- 周濟老人,憐惜窮人。
- 成語出處:
- 元·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恤老憐貧,視民如子,起死回生。”
-
924
先難后獲
- 成語拼音:
- xiān nán hòu huò
- 成語解釋:
- 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
925
犀牛望月
- 成語拼音:
- xī niú wàng yuè
- 成語解釋: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926
嫌貧愛富
- 成語拼音:
- xián pín ài fù
- 成語解釋:
- 嫌:厭惡。嫌棄貧窮的;喜愛富有的。指對人的好惡不以德行;而以貧富為標準。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斐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
927
學淺才疏
- 成語拼音:
- xué qiǎn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才能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
-
928
先驅螻蟻
- 成語拼音:
- xiān qū lóu yǐ
- 成語解釋:
- 螻蟻:螻蛄和螞蟻。自己先死埋葬地下,為別人驅除螻蟻。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楚策》:“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
-
929
心虔志誠
- 成語拼音:
- xīn qián zhì chéng
- 成語解釋:
- 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委實心虔志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
-
930
行若狗彘
- 成語拼音:
- xíng ruò gǒu zhì
- 成語解釋:
- 指人無恥,行為像豬狗一樣。
- 成語出處:
- 西漢 賈誼《論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931
先人后己
- 成語拼音:
- xiān rén hòu jǐ
- 成語解釋:
- 首先考慮別人,然后想到自己。
- 成語出處:
- 《禮記·坊記》:“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
932
心如金石
- 成語拼音:
- xīn rú jīn shí
- 成語解釋:
- 猶心如鐵石。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王常傳》:“此家率下江諸將輔翼漢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
-
933
心如鐵石
- 成語拼音:
- xīn rú tiě shí
- 成語解釋:
- 心像鐵石一樣堅硬。形容不易動感情或冷漠無情。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操《敕王必領長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
-
934
信守不渝
- 成語拼音:
- xìn shǒu bù yú
- 成語解釋:
- 堅守信用不變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還像許多年前那樣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愛上誰,連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
935
心術不正
- 成語拼音:
- xīn shù bù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宮曰:‘汝心術不正,我故棄汝!’”
-
936
小試鋒芒
- 成語拼音:
- xiǎo shì fēng m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稍微顯示一下本領。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擊隊長決不輕易地丟手了,盡管小試鋒芒,但雙方已經形成劍拔弩張的形勢。”
-
937
洗手奉職
- 成語拼音:
- xǐ shǒu fèng zhí
- 成語解釋:
- 洗手:使手干凈,比喻廉潔;奉職:擔任職務。比喻忠于職守,廉潔奉公。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趙贊為度支使,薦公為監察御史,主饋給渭橋以東軍,洗手奉職,不以一錢假人。”
-
938
息事寧人
- 成語拼音:
- xī shì níng rén
- 成語解釋:
- 息:平息;寧:安定。指調解糾紛;使事情平息下來;使人們平安相處。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
-
939
行同狗彘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940
胸無點墨
- 成語拼音:
- xiōng wú diǎn mò
- 成語解釋:
- 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水;比喻學問。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師自贊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 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