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266個)

    121

    口干舌燥

    成語拼音:
    kǒu gān shé zào
    成語解釋: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122

    克勤克儉

    成語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成語解釋:
    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123

    郎才女貌

    成語拼音:
    láng cái nǚ mào
    成語解釋:
    郎:男子;貌:容貌。舊時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
    成語出處:
    元 喬夢符《揚州夢》:“這一雙郎才女貌天生下,筍余兒游治子花朵兒俊嬌娃,堪寫入風流仕女丹青畫。”
    124

    李代桃僵

    成語拼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語解釋: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125

    老謀深算

    成語拼音:
    lǎo móu shēn suàn
    成語解釋:
    老:老練;謀:計謀;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謀略。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126

    另起爐灶

    成語拼音:
    lìng qǐ lú zào
    成語解釋:
    另:另外。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127

    離鄉背井

    成語拼音:
    lí xiāng bèi jǐng
    成語解釋:
    鄉、井:家鄉;背:離開。離開家鄉;到外地去。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我依舊安業著家,他依舊離鄉背井。”
    128

    兩小無猜

    成語拼音:
    liǎng xiǎo wú cāi
    成語解釋:
    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時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不避嫌疑。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長干行》詩:“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129

    流言飛語

    成語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成語解釋:
    見“流言蜚語”。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流言飛語,何足憑信。”
    130

    賣官鬻爵

    成語拼音:
    mài guān yù jüé
    成語解釋:
    官:官職;官位;鬻:賣;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國家中;封建貴族的等級。出賣官職和爵位。指舊時執掌大權的人利用手中的職權換取錢財。
    成語出處:
    《宋書 鄧琬傳》:“至是父子并賣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販賣,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131

    摩拳擦掌

    成語拼音:
    mó quán cā zhǎng
    成語解釋: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急不可待。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
    132

    滿山遍野

    成語拼音:
    mǎ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133

    冥思苦想

    成語拼音:
    míng sī kǔ xiǎng
    成語解釋: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成語出處: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劉誼輝把煙頭丟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腦袋也想不出個十全十美的辦法來。”
    134

    民脂民膏

    成語拼音:
    mín zhī mín gāo
    成語解釋:
    脂、膏:動植物體內的油質。比喻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物質財富。
    成語出處:
    五代 孟昶《戒石文》:“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135

    難分難解

    成語拼音:
    nán fēn nán jiě
    成語解釋:
    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時也形容雙方關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卷:“為些風情事,做了出來,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然登第。”
    136

    能工巧匠

    成語拼音: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語解釋:
    技藝高超的工匠。
    成語出處:
    宋 李恪非《洛陽園記》:“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
    137

    能說會道

    成語拼音:
    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語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138

    鳥語花香

    成語拼音:
    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語解釋: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成語出處: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139

    旁敲側擊

    成語拼音:
    páng qiāo cè jī
    成語解釋:
    側: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140

    拋頭露面

    成語拼音:
    pāo tóu lù miàn
    成語解釋:
    拋:暴露。原指婦女出現于大庭廣眾之中(封建道德認為是不體面的事)。現泛指人公開露面。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亂離間,顧不得拋頭露面。”
    *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