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反義詞的成語 (541個)

    521

    有氣無力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lì
    成語解釋:
    氣:氣息;聲音;力:力氣;精神。形容氣力衰弱;精神疲憊;有時形容做事沒有勁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氣無力哩。”
    522

    有恃無恐

    成語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語解釋: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523

    依頭順尾

    成語拼音:
    yī tóu shùn wěi
    成語解釋:
    謂對上下各方都聽從、依順。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前兒我們還議論到這里,再不能依頭順尾,必有兩場氣生。”
    524

    云行雨洽

    成語拼音:
    yún xíng yǔ qià
    成語解釋:
    比喻廣施恩澤。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 舞曲歌辭一 北齊文武舞歌》:“云行雨洽,天臨地持。”
    525

    一張一弛

    成語拼音:
    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
    張:緊張;拉緊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傳周文王和周武王處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樣;有拉緊的時候;有放松的時候。用來比喻工作的緊松、生活的勞逸要合理安排;適當地調節。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雜記下》:“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526

    自得其樂

    成語拼音:
    zì dé qí lè
    成語解釋:
    自己從中得到樂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如曾點浴沂風雪,自得其樂。”
    527

    章甫薦履

    成語拼音:
    zhān fǔ jiàn lǚ
    成語解釋: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成語出處:
    《文選 賈誼》:“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528

    枝附葉連

    成語拼音:
    zhī fù yè lián
    成語解釋:
    見“枝附葉著”。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姜維]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啟后主欲殺之。后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于失言,遜辭而出。”
    529

    枝附葉著

    成語拼音:
    zhī fù yiè zhuó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關系緊密。亦作“枝附葉連”。
    成語出處:
    《文選 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群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著。”
    530

    左顧右盼

    成語拼音:
    zuǒ gù yòu pàn
    成語解釋: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顧、盼:看;望。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志哉!”
    531

    瞻情顧意

    成語拼音:
    zhān qíng gù yì
    成語解釋: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應或通融。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關礙處。”
    532

    政清人和

    成語拼音:
    zhèng qīng rén hé
    成語解釋:
    政治清明,人心歸向,上下團結。
    成語出處:
    《晉書·諸葛恢傳》:“會稽內史諸葛恢蒞官三年,政清人和,為諸郡首。”
    533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成語拼音:
    zǔ shù yáo shùn xiàn zhāng wén wǔ
    成語解釋:
    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成語出處:
    《禮記 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534

    直上直下

    成語拼音:
    zhí shàng zhí xià
    成語解釋:
    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直。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卷四:“凡事都分做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別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別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535

    震天動地

    成語拼音:
    zhè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536

    遮天蓋地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多,占的面積大。
    成語出處:
    嚴陣《竹矛 大旗歌》:“啊,團結的大旗,啊,我們遮天蓋地的紅云!”
    537

    左右逢源

    成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成語解釋: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喻做事、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538

    周游列國

    成語拼音:
    zhōu yuó liè guó
    成語解釋: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游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后指走遍各地。
    成語出處: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后,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539

    造謠生事

    成語拼音:
    zào yáo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制造謠言,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實尤為古怪,造謠生事,害人賣友,幾乎視若當然。”
    540

    簪纓世胄

    成語拼音:
    zān yīng shì zhòu
    成語解釋:
    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舍人是簪纓世胄,況又是黃宮名士,指日飛騰。”
    * 反義詞的成語
    chengrenyouxi